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縱橫河山> 第二百五十四章 建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四章 建城

下官豫章太守陳泰,拜見州牧大人!”柴桑府衙,在等知劉楓對他並沒有惡意後,陳泰最後還是隨同使者來到了柴桑城。

其實他隨後想想也是,這些年來,自己一直都只是守在豫章郡的那一畝三分地上,並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以當年劉楓曾跟他解過圍的一點交情上來看,劉楓也沒有動他的必要。

“陳大人,真是稀客啊!多年不見,你還是風采依舊啊!哈哈...!”劉楓走下堂來,虛扶了一下。

“大人說笑了,大人為國平叛,連克連勝,跟大人比起來,下官真是慚愧啊。”陳泰謙卑地說道。

“只要能夠保得一方百姓的安寧,就是大功,陳太守又何必自謙呢?”劉楓把他迎進了客堂,命人奉上了茶水。

“不知大人此次喚下官前來,所為何事?”一番寒暄後,陳泰還是先問了出來。

“到也沒什麼大事。”劉楓頓了一下,“不知陳太守對於建城那邊的情況,可曾熟悉?”

“建城?”陳泰嘀咕了一聲,對於劉楓派人在那邊墾荒的事,他也是知曉的,只不過那過比較荒蕪,沒什麼人口,自己並沒有什麼興趣管那邊的事。當然,那時的劉楓作為州刺史,派人去那邊墾荒,也是在他的權力範圍之內,也就眼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讓他去了。

“建城那邊人口只有數百人,內裡的一應事務,都是由當地的張家在代為管理,平時只要他們能夠按時交納稅賦,郡府一般是不會去幹涉當地的事務的。”雖然不知道劉楓這個時候提建城是什麼目的,不過他還是把那邊的情況簡單地向劉楓說了一下。

“張家?他們的勢力很大?”聽說建城居然由一個家族在掌管,劉楓有些納悶。

“到也不是什麼大族,聽說是以前的一位流放的犯官之後,以那邊經過百餘年的繁衍,慢慢地才有了數百族人的規模。那邊因為緊臨羅宵山脈,離蠻族比較近,也是蠻族也山下的一個交易點。不知大人為何會關心那裡,可有什麼不對之處?”

“到也沒什麼,只是隨便問問罷了。”劉楓打了個哈哈,“你也知道,柴桑這邊因為南下的難民有點多,大部分地方都已經被開發出來了。而北方依舊不時的有人過江來避難,所以我想看看有什麼好點的地方安置他們。”

“原來是這麼回事啊!”陳泰這才恍然大悟起來。“自建城東沿錦水一直到贛水這間的百餘里平原地帶,到是一直荒蕪著,如果大人想要安置難民,這裡到是個不錯的地方。當然,還有鄱陽湖邊的餘汗,那邊也不錯,方圓百里都是一片湖水衝擊平原,土地也很肥沃,最主要的是,人煙稀少,如果大人有意的話,也可以考慮一下。”

“你說得到是不錯!”劉楓讚賞的笑了笑,“那好,左右現在無事,你就帶我去這兩地看看吧。”

“大人想去看看?下官樂意之至。”對於劉楓的要求,陳泰到還是樂意的。不管怎麼說,劉楓都是他的頂頭上司,何況以前還承過他的情,既然他叫自己過來,只是帶他去選安置點,到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又何樂而不為呢?再者,也可以跟劉楓這邊打好關係,對自己來說還是有好處的。

......

建城,張府。

“老爺,剛才豫章那邊傳來訊息,太守大人要過來了。”官家來到後院書房門外,向著裡面喊了一說。

“太守來了我們建城?所為何事?”少頃,一個約莫五十來歲的老者走了出來。

“奴不知,聽說好像是陪州牧大人一起過來的。”管家低聲回到。

“什麼?你說州牧大人來了我們建城!”老者嚇了一跳,“快,能知大公子過來,隨我一起去迎接大人!”

老者名叫張鄖,是張家現任家主,同時也兼了建城縣丞一職,因為建城沒有派縣令,所以說,建城實際上也就是張家在實際掌控。

“父親,州牧大人好好的為什麼會到我們這邊來?我們這邊也沒有發生什麼事啊!”建城東,張鄖一行這城外駐足等候,說話的是一名三十餘風的漢子,中等身材,身著一件藏色長衫。此人正是張鄖的大兒子張林。

“現在還不知道,先等著吧。”張鄖應了聲。

“父親,你說,會不會是我們跟山裡麵人交易的事情,被上面知道了?”張林小聲地向張鄖問道。

“應該不至於。”張鄖沉思了一下,爾後說道,“跟山裡面交易,我們世代以來都在做,而且好今上面並不有發公文來,不讓我們同山裡面交易,犯不著興師動眾的。先不要著急,我們靜心等侯就是了。”

張林想想也是,便不再說話。

“來了!”不大一會兒,遠處的官道上傳來一陣馬蹄聲,爾後漸漸地露出了一群身影。張鄖身後眾人聞言一震,不由得打起了精神來。

“建城縣丞張鄖,見過州牧大人,見過太守大人!”待得一行人來到近前,張鄖連忙迎了上去,笑首施禮道。

“免禮吧。”劉楓坐在馬上,看著面前的眾人說道。

“謝大人!”聽到劉楓的聲音的,張鄖起身,“大人一路而來,定是勞累,下官已經配下薄酒,請大人進城歇息!”

“前頭帶路吧!”

一行人隨著張鄖進了城。建城並不大,城牆只有兩丈來高,說是縣城,到更像是一個大點的塢堡。城內行人也不多。

“現在是冬閒的時候,城內的一些壯年人會進山打獵去,所以城內的人就少了些。”,見劉楓進城後時不時地向左右張望,可能是見到城內人太少的原因,眉頭一直微皺著,於是連忙出來解釋到。

對於張鄖的解釋,劉楓到也不置可否。限於人口的原因,南方的開發度一直不高,人少也是自然這事。

“不知幾位大人前來所為何事,若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還請儘管哈哈,下管定當為大人效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