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柴桑城。
從洛陽出發,由於天氣開始炎熱起來,劉楓一行晝伏夜行,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根基所在地,柴桑。
如今的柴桑已經是大變了樣,經過一年多的擴建,新城區已全部建成。
青色的城牆全部由一塊塊青磚壘成,高大而整齊,城牆上,每個跺口邊上都開有射擊孔,在遇到戰事時,弓弩手可以在不暴露自身的情況下對敵進行打擊。
城門寬十步,可以同時容納兩輛馬車並排馳入。
劉楓是從西門進往城內的。映入眼瞼的,是一條寬闊的主幹道,街道兩邊,一排排規劃整齊的屋舍一字排開。
街面上,青磚已取代了夯土,再無以前的雜亂之感,道路兩旁種植著從柴桑山上移栽過來的香樟樹,此時已是枝葉繁茂。
往裡走去,左邊,一堵圍牆擋住了一大片的區域。那裡,是學堂所在。學堂的大門處並不算寬大,只有六步寬,門高一丈,從遠處看去,也就與大戶人家的大門沒有多大的區別,所不同的,只是大門兩側多出了一塊兩尺寬的大木板,木板從大門頂簷一直底,離地面也就只有一尺的距離。
門楣上的橫匾此時也是空著的,上面沒有任何題字。
右邊,有一個不小的廣場,在廣場的盡頭,一幢三層高的大型建築矗立在側,在其後面,同樣是被一堵圍牆給圈了起來,裡面也有一片大小不一的建築群。從那門楣上那大大的醫館兩字上可以看出,那裡正是華佗坐診兼收徒傳藝的地方了。、
此時,主幹道的兩邊都已經擠滿了人。當得知劉楓歸來,所有人都自主的跑過來迎接,雖然劉楓並沒有要求,可也架不住人民的熱情。
劉楓坐在馬上,緩步向前,一邊向著兩邊的民眾揮手致意,一陣陣歡呼聲隨之而起。對於那個坐在馬上的年輕人,所有人都是發自內的的擁護。
遙想當初,整個柴桑轄下也不過三千多人,而且大多數還都掙扎在餓與餓死之間。而作為要衝之地的柴桑城,也一樣是破舊不堪。
而今,自劉楓在這裡出任以後,人口一下從當初的數千人,在短短的幾年功夫裡,一下猛增至數十萬人,原本雜草叢生,處處荒蕪的土地,也一塊塊的被開墾了出來,一個個的村落拔地而起。
而作為郡治的柴桑城,更是在這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裡,變成了他們祖祖輩輩想都不敢想的模樣。寬闊的大道,整齊劃一的屋舍。學堂、醫館、作坊、市場,一應俱全。這莫說是在長江以南,就算是在中原腹心之地,也是難道一見的。
一路緩行,一行人終於進入了內城,也就是原來的柴桑舊城區。
只不過,現在的內城區已經沒有了居民了。在所有的人都遷到外城區後,按照劉楓原先的設定,裡面原先的建築都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暫新的建築。
劉楓從西門入得內城,首先見到的,便是一片作坊。原本山寨裡面的器械作坊,除了涉及到軍械研製的那一塊,其餘的,包括木工房在內,全都搬到了這裡。而造紙作坊的倉庫,也設在了這邊,山谷裡面的那一塊,只負責前期製漿到成紙的晾曬,而後期的分切及儲存,以及向外發售,都將會在這裡完成。
原本辦公的府衙,也變成了座兩層的磚瓦建築,一丈來高的院牆裡面,各部辦公房依次散落開來,井井有條,再也不復當初的擁擠。府庫就建在靠近外城的南門處,方便了稅收的徵繳入庫。而在東邊,靠近水門處,則是武庫所在。一應裝備物資從這裡出發,可以很快地從水路運送到軍營的位置,完成快速裝備。
府衙周圍的庭院,則是為劉楓麾下一應官員居住的宅院。現在劉楓手下的人員還並不算太多,即便是每人一棟小院,還有很大的一片空餘。
府衙後面,修有一個大的莊園,那裡是為劉楓留的居住地,是在原先他的官邸原址上修建起來的。環境悠靜,裡面有一個不大的荷塘,有一條引水渠與彭蠡澤相連。必要之時,亦可以乘坐輕舟直接從院內進入彭蠡澤,可謂是十分的方便。
“柴桑城有如今的成就,各位可謂是功不可沒,劉某在此拜謝了!”一番遊覽後,在眾人的陪同下,劉楓進了府衙大堂。看到如今柴桑城全新的面貌後,劉楓站起身來,朝著眾人躬身一禮。
“主公,切莫如此說,柴桑不光只是主公的根基,也是我等眾人的家,對於自己家,我等所做的一切,皆都是本份。既是份內之事,又何來功勞之說。”見到劉楓鎮重其事的一禮,眾人嚇了一跳,全都忙著站了起來,戲志才更是首先開了口。
“是啊,主公,當初要不是碰到主公,我們又哪會有今日之幸運,真要說謝,那也是我等要謝過主公才是!”這時,劉異,也就是原本的波才,也接著戲志才的話說了下去。對於這一點,他的感觸是最深的。自從當初穎州兵敗,後又被劉楓俘虜,作為黃巾軍主要首領之一的他,可是做好了被朝廷處決的準備的。可誰成想,被劉楓帶回柴桑後,一切都變了,自己所見到的,每一天都會有新的變化,而且到得最後,自己居然能夠改頭換面,光明正大的生活在眾目睽睽之下,還成了劉楓麾下的一員。
其實不止是他,這裡在坐的,有一個算一個,有誰又不是原本不得志,又或者為了生活而苦苦掙扎呢?只不過在他們遇到了劉楓之後,才開始慢慢地嶄露頭角。
這麼算來,到底是誰成就了誰,確實是無法說得清楚了,只能說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吧。
“既如此,那我們大家也就不必要再過於矯情了,這裡是我的根,也是你們的家。今後,只要我劉楓碗裡還有一塊肉,就少不了你們的一口湯,有我身後的一間房,也必有你們頭上的一片瓦,若違此誓,天地不容!”見到眾人如此,劉楓立起身來,斬釘截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