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劉宏發火了,眾臣更是噤若寒蟬,不敢隨意的開口了。
“啟奏皇上,或許,可以調皇甫嵩北上,去擔任河北主帥之職。”又過了片刻,見還是沒人站出來,就在劉宏準備發飆時,太僕袁逢站了出來,回應到。
“把皇甫嵩調去檔河北,那青州又當如何,那邊的黃巾賊可也不比河北少了!”見提起了皇甫嵩,劉宏剛開始到有了些興趣,可一想到青州也成了亂賊窩子,又有些猶豫了,那邊可是個糧倉啊,那邊不平定,大漢的糧食還會更緊張。
“這......”袁逢被劉宏這一問給問住了,他哪知道該怎麼辦,朝裡面能打仗的就這麼幾個,盧植被你給拿回來了,現在還關在監牢裡,其他的幾個又都有任務在身,哪還有人派啊?搖了搖頭,站回了佇列。
又是良久的沉默,看得龍椅上的劉宏無名火更甚。
“報......”
“河北吉報!”
就在劉宏快要暴走的時候,殿外傳來一長串的聲音,打破了殿內的尷尬。
“嗯?什麼?又是急報,河北的情況到底怎麼了?”眾人一聽是河北來的奏報,心裡不由得又提了一下。
“報,河北大吉!”傳信衛士終於是跑到了大殿門口,自有殿中監把奏章接了過去,送往皇帝的御座前。
“原來是吉報啊!”殿上的眾臣這時才聽清楚,原來送過來的是吉報,而不是急報,一字之差,真是冰火兩重天啊!眾人這才舒了口氣。
龍椅上的劉宏初時也以為是急報,臉色陰沉得快滴出水來。不過後面聽說是大吉,這才長吐了一口氣,放鬆了下來。
“皇上。”張讓從御階下接過殿中監手中的奏章,呈到了劉宏的面前。
“你念給大家聽聽吧,看看有什麼好訊息了。”劉宏隱晦地拭了下額頭的虛汗,對張讓說道。
“諾!”張讓見劉宏讓他來宣讀,欣然應下,後退兩步,來到御階前,展開了手中用絹帛書就的奏章。
“臣,蕩寇中郎將,柴桑太守劉楓,叩見皇帝陛下:託陛下洪褔,皇天庇佑,臣於七月二十九日,趁賊猷張角後方空虛,率部下所屬突襲敵巢廮陶城,殺敵無算,並焚其所有糧草,使其空有數十萬之眾,卻可食之糧不過半月之數,並將其老巢廮陶城盡數焚燬,其所搜刮物資皆被付之一炬。
我官軍雖敗,然依舊可拒城而守,只是兵力不足確屬難題,無法做到在短時間內將一眾蛾賊剿滅。臣懇請皇上下令,黃河沿線所有州縣,嚴防亂賊過河南下,則黃禍必止於年內;不然,必會橫生變故,徒增枝節。
些許微未建議,以供聖聽,一切事宜,均由陛下聖裁,臣當竭力執行!”
“好!燒得好啊!這一把火,可把朕的心頭之患燒去了大半啊!這劉楓劉儼之,真是朕的福將,大漢的弘股之臣啊,不愧是劉姓子孫!”聽到黃巾亂賊年內可滅,劉宏高興的用力拍了一下大腿,大叫道。特別是裡面的字詞,瞧瞧,打了這麼大的勝仗,竟然是因為託了自己的福,還說一切事宜都由自己聖裁,居功而不自傲,多好的人啊,多會說話!比起這朝中的一群老傢伙好太多了!
“聖下,劉將軍立下大功,當予以嘉獎,且其所奏之事,也是眼下切實可行這事,還望陛下恩准!”眾人聽到這個訊息皆是大喜,這時太尉張溫站了出來,他乃是大漢兵馬名義上的掌管者,下面的將領這麼出色,一下就解了朝廷的大患,自是要出來表功的。
“是啊,不錯,確實應該嘉獎!”下面的諸臣皆是附應,在眼下正缺人用的時候,自然是沒人去找不自在了。
“好!既然大家意見皆一致,朕自然不會薄待了功臣!”看著殿下的眾臣,劉宏面上的陰霾終於是漸漸地散去,全然不復開始的陰沉。
“擬旨:加封蕩寇中郎將劉楓為南中郎將,全權負責河北一應戰事,授予臨機之權,欽此!”
“皇上聖明!”見劉宏確定下了河北統率人選,眾人自然是歡聲附和。
冀州,陽平。
“......封蕩寇中郎將劉楓,為南中郎將,全權負責河北一應戰事,授予臨機之權,欽此!”
“謝皇帝陛下,臣劉楓定竭盡所能,蕩平亂賊,還我大漢一個清平!”劉楓怎麼也沒想到,董胖子失敗逃走了,這個河北剿賊統帥的位子位落到自己的頭上,心裡自是激動莫名。
“恭喜劉將軍了,河北有了劉將軍的統帥,相信很快就能平定了這些蛾賊,到時論功行賞,高官厚祿自是不在話下了。”這次來的還是左豐,這接二連三的跑了這麼多次,對於這邊也算是比較的熟悉了。
“那是因為陛下的信任,還有公公的來回奔波,真有那個時候,自不會少了公公的好處!”劉楓從典韋手上接過一個小包袱,塞到了左豐的手上,“一點小意思,給諸位路上喝口茶,還望不要推辭!”
“這怎麼好意思呢!”左豐臉上笑得跟朵花似的,雖然嘴上說不要,不過手一翻,包袱便進了他的袖囊,“那就之謝劉將軍的盛意了!”
送走了左豐等人,劉楓便派人去廣平城通知宗員,讓他過來商議一下接下來的部署,廣平城身處最前線,雖然經過了一場大敗,損失了不少的人少,不過好在真正戰死的並不至於太多,而是因為戰事失利,逃散了,等戰事結束後,又慢慢地聚攏回來了不少的人。
對於接下來的戰事,劉楓到不是太過於擔心,因為他知道,張角很快就會病死,而後黃巾軍就會因為失去精神信仰而內亂,現在所需要做的,只不過是等待罷了。。
陽平縣衙。
現在這裡被劉楓改成了河北剿賊行軍帥營。一來,自己在這裡經營已久,各項防禦措施做得都比較到位;二來,這裡在廣宗的南面,正好擋住黃巾軍南下的路,可以有效地阻止黃巾軍南下渡過黃河,把黃巾軍鎖死在冀州北部一帶,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的把他們困死在這裡,最終把他們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