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旭還是初見時那副模樣,一副厚厚的眼鏡,頭髮油膩蓬亂。
梁永豐看向賈旭,“你對現在的電話產業有什麼看法?”
賈旭想了想道,“目前國內的電話機都是裝機的時候,由郵電局順帶提供的!郵電局有自己下屬的電話廠,廣州電話裝置廠現在就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電話機制造廠,我們不可能進入供應商名單,只能瞄準國際市場,目前對我們來說有一個非常利好的情況!”
“什麼情況?”梁永豐問。
“我前不久在一份雜誌上看到一則訊息顯示,隨著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最近兩年推出的DSP晶片出現,電話機正在從傳統結構,向採用了積體電路的新結構發展。目前國外已經有電話機制造商,推出了採用數字化處理和儲存技術的電話機。相比於傳統結構的電話機,採用了新技術的電話機,可以更準確的傳輸語音訊號,更簡便的記錄電話通訊內容,以便於後續的查詢和管理,還可以支援語音郵件、語音留言等功能。”賈旭道。
“又是DSP晶片!”梁永豐自言自語的唸叨了一句,“晶片方面你不用擔心,說說你對萬門程控數字式交換機有什麼看法?上馬萬門程控數字式交換機,追上國際主流水平,你覺得需要多少人,多少錢?”
梁永豐之所以要搞電話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今後幾十年,正是中國電信產業發展最快的幾十年,電話機需求強勁。
而且在1994年之前,電話機做出來就能賣,不需要入網許可。
第二,造電話機只是他進入電信行業的第一步,他真正的目標是製造交換機。
貝爾、愛立信、西門子都是製造電話機起步,然後製造的交換機。
畢竟在這個時代,電信網路的終端主要就是電話機。
把電話機弄明白了,他們才能知道怎麼做交換機。
梁永豐對這一塊未來的規劃,可不是做什麼步步高。
他的目標是中興,是華為。
目前國內由於電子產業落後,無法提供相應的硬體和軟體,正是他們趁機而起的時候。
賈旭聞言低頭思索了一會,這才道,“造出萬門程控數字式交換機,追上國際主流水平?國際上現在已經出現萬門程控數字式交換機了嗎,我怎麼沒有在資料上看到?”
“沒有?”梁永豐一愣,“日本也沒有!”
“當然沒有!日本在電信產業上的技術算不得多先進,電信產業是二戰之前就發展起來的,日本並不擅長!”
梁永豐忽然明白前世福建從日本引進萬門程控數字式交換機,還能將價格砍下一半,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花了高價,卻被人做了試驗品。
日本根本就沒有成熟的萬門程控數字式交換機技術,至多隻造出了一臺實驗性裝置。
這時候我們正好上門,他們就本著廢物利用的心思,把這臺試驗性的裝置,賣給了我們。
這種事情,前世的時候非常多。
寶鋼從日本引進的高爐,就是還沒成熟的實驗品。
我們買回來,他們還會派出一堆專家,給我提供“技術指導”——實際上就是看我們使用過程中會出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