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匈奴王庭是一片帳篷組成的部落,星光點點,白色的帳篷,五彩的旗幟,波光粼粼的池塘,霍去病坐在飛奔的戰馬上,忽然有一種似夢似幻的感覺,夢想這麼快就實現了,這是真的麼?
“放!”霍去病將長劍指著王庭方向,怒喝一聲。
六百支火箭鋪天蓋地般射向王庭,天乾物燥,牛毛氈做的帳篷一點就著,王庭頓時一片火海,跟著抽出第二支箭,拉弓上弦,又是一陣箭雨落向已經燃起來的帳篷頭上,再添一把火。
六百騎士整齊劃一的收弓,拔刀,一片慘白的刀刃在月光下清冷無比。
漢軍使用的是三尺五寸長的環首刀,這是一種堅韌鋒利的優質高碳鋼打造的兵器,是由鋼經過反覆摺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
刀柄部一個碩大的鐵環,既可以起到平衡配重效果、又可連繩套掛手穩定握持,還能墜掛飾物和刀穗。
環首刀最初是做為騎兵的劈砍武器來取代劍,劍由於雙面開刃而不利於馬上作戰、不利於劈砍、易折斷,這在漢代早期對匈奴騎兵的近身戰鬥中非常不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漢代工匠們集思廣益,大膽創新,設計製造的環首刀單面開刃、厚脊,就眼下而言是最利於砍殺的兵器,加上強弩鐵戟的長短程配合,大大加強了漢騎兵的攻擊力,此刀沒有刀格,刀身狹長,簡單粗暴,是當代最精良的馬上武器,沒有之一。
匈奴人沒有打造鋼鐵武器的技術,他們的兵器多是來自繳獲,如箭鏃這樣的消耗品甚至還在使用骨質材料,而且主力都被衛青牽制在幾百裡外,王庭內精兵極少,只有一幫老弱婦孺,如何擋得住漢軍的摧枯拉朽。
六百騎兵一個衝鋒下來,王庭就垮了,沒人能組織的起像樣的抵抗,敢於迎著漢軍刀鋒的勇士全都被環首刀砍成了兩截,內臟和鮮血將草地都染紅了。
霍去病看著自己一支小小部分居然將幾萬人的大營硬生生鑿穿,滿臉不可思議,心中滿是得意,“再衝一次!”耳畔響起老師的聲音,霍去病沒有絲毫猶豫,調轉馬頭,帶著騎兵們再次向著王庭衝去。
六百騎兵在他身後形成一個尖銳的箭頭,然後迅速展開,變成兩扇翅膀,不斷拉伸,最終以霍去病為中心點,拉成一條直線,直接平推匈奴王庭,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環首刀夠不著的就用弓箭射,來不及揮刀的就直接用馬蹄踩過去。
霍去病記不得往來衝殺了多少次,只記得嗓子喊啞了,胳膊揮的痠疼,將無數擋在他面前的人砍翻,原來殺人是能上癮的,每當長劍劈開敵人的脊背,砍下敵人的頭顱,都能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刺激和愉悅。
天微微亮的時候,騎兵們終於停下來了,眼前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場,匈奴王庭被徹底摧毀,漢軍繳獲大量財貨,包括匈奴王族的金銀寶器和成欄的牛羊,這是一次以少勝多的驚天大勝。
但是漢軍沒有足夠的人手來搬運這些戰利品,絕大部分都無法帶走,只能就地銷燬,牛羊全殺了,馬匹拉走,俘虜基本上也是一個不留。
這是早就定好的作戰計劃,千里奔襲只為消滅匈奴有生力量,盡最大可能製造混亂和恐懼,無論老人、女人和孩子,統統殺掉。
霍去病沒來得及思考,就完全被捲進到殘酷的戰場法則上,他的心在快速變成冷厲的鋼鐵。
幾個女人被帶到校尉大人面前,士兵求情說這是中原女子,是我們的同族。
霍去病皺皺眉,女人雖然可憐,但也只能留下無法帶回中原,“放她們走。”校尉大人道。
女人們哭哭啼啼,只能認命。
“等等!”
楊平凡縱馬到霍去病身邊,一拱手,“校尉大人,此次繳獲戰馬頗多,不如讓這些女子騎馬跟隨我等,若是跟不上,那就是天意了,畢竟,她們是漢家子民。”
“漢家子民”四個字師父的咬字很重,霍去病心中一驚,是啊,她們可是自己人,自己如何變得如此殘酷了,霍去病擺擺手,“行,就按你說的辦。”
沒來得及逃散的俘虜跪成一排,挨個砍頭,楊平凡站在一旁觀看,這些匈奴人的面貌不像是他在晉朝看見的那些大餅臉匈奴人,倒有些歐洲人的血統,高鼻樑,黃頭髮,眼睛的顏色五花八門,頭髮披散著,身著獸皮和綢緞,造型光怪陸離。
“住手!”楊平凡忽然發現了什麼,制止了士兵行刑,從刀下救出一人來逼問他的身份。尺度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