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興味盎然,摩拳擦掌,恨不得騎上戰馬立刻奔赴前線,楊平凡卻給他潑冷水,“現在沒法學,得在戰場上一邊殺敵一邊學習,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藝術。”
聽了這番話,霍去病也冷靜下來,是啊,雖然自己很受今上恩寵,但一無憑據二無說服的實力,任誰當皇帝也不會給自己一個少年帶兵的權力。
楊平凡見他一副忽喜忽悲的表情,心中暗笑,果然還是年輕人啊,沉不住氣。
“為師這裡有一樣東西,你拿去給劉徹看,說不定他會喜歡。”
楊平凡說著拿出一卷帛書,帛書是他這幾日在街上請個代寫家信的落魄文人代寫的對匈奴的軍事策略,霍去病心中疑惑,接過草草瞄了幾眼,頓時興奮起來,“我這就去!”沒留意師父竟然敢直呼皇帝的名諱。
楊平凡微笑著點頭。
霍去病是皇帝的外甥,也是侍從官,可以自由出入未央宮,他和楊平凡分別,騎上白馬,跑了幾步,又回頭看著楊平凡,“師傅,那個……這些都是我的同伴,你看……”
他說的是被楊平凡弄暈過去的幾個狐朋狗友,楊平凡心中暗自讚歎,關心自己的同伴,真性情也,便點點頭,“放心吧,我不會為難他們的,等下就把他們弄醒,打發了事。”說完走到躺在地上的幾個貴胄子弟身邊,不見有什麼動作,這幾個人便呻吟著動彈起來。
霍去病見狀,懸著的心放心,緊緊拿著師傅給的帛文,直奔未央宮而去,守衛的南軍都認識他,不敢阻攔,白馬少年直達御前,內侍通稟後,覲見皇帝。
此時的劉徹還沒得到武帝的諡號,他只是一個精力旺盛的年輕皇帝,登基十餘年來,政權漸漸穩固,國力也蒸蒸日上,鹽鐵釀酒收歸國有,禁止諸侯私鑄銅錢,鼓勵民間養馬,已經積蓄起足夠的力量來對外進行征伐,但他一直沒有妄動。
因為大漢國力雖強,僅僅只是表面,還沒有真正強到根子裡,想要大舉征伐匈奴,還要臨門一腳,但是他和臣下,卻都沒能想出是從哪裡下手。
霍去病突然覲見,皇帝欣然接見,他喜歡用衛家人,因為衛氏一族都是姐姐平陽公主的奴僕,沒有任何外戚的勢力背景,屬於信得過的自己人,而且衛家人個個生的漂亮,皇后衛子夫自不用說,如果不是因為風華絕代也不會被收入宮中了,小舅子衛青也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外甥霍去病繼承了衛家的血脈,長得酷似舅舅衛青年少之時,再過幾年,少不得也要封他一個侍中。
外甥今天的表情有些奇怪,恭恭敬敬的將一卷帛書,給皇帝小姨夫,劉徹狐疑不已,先開啟帛書看了看,上面寫的竟然是對付匈奴的策略,建議輕騎長途奔襲,實行毀滅性打擊,同時對西域諸國採取和平手段拉攏分化,這一切都暗合劉徹和他的幕僚班子制定的作戰計劃,但是能分析判斷出這些並不難,這算是公開的秘密。
但文章的下半部分才是精華所在。
第一,建議朝廷實行《算緡令》,規定對商人徵收財產稅,每兩緡,一緡為1000錢,抽稅1算 120錢;,而手工業者的財產,凡四緡抽1算,是為“算緡錢”。
2000錢裡抽取120錢的稅,6%的稅率並不高,但是對當時的商人來說中央政府加稅是破天荒之舉,牴觸心理非常強烈。
以古代政府的執行力,不可能養得起遍佈全國、密不透風的稅收機關,所以需要商人自行報稅,而大商人們故意隱瞞自己的財產,堅決不想足額繳稅,史書上記載得非常明確:“富豪皆爭匿財”。
同時,大商人和官員的關係一般都非常不錯,他們藉助關係,躲避官府查稅,所以大漢朝廷的徵稅措施沒有收到想象中的效果,無法維持他的對外戰爭和內部花費。
因此帛書在建議的後面,又做了補充,規定凡是商人對財產隱瞞不報或自報不實者,鼓勵知情者揭發,只要揭發屬實,即沒收被告者全部財產,並罰戍邊一年,對告發者獎給被沒收財產的一半,這方法稱為“告緡”。
劉徹讀了幾遍,為這個天才般的設想拍案叫絕,仰天大笑,笑的忘乎所以,內侍們聞聲而來,交頭接耳,不知皇帝因何發笑,霍去病尷尬的跪坐著,如在針氈之上,他雖然是外戚,但龍顏喜怒無常,誰知道下一秒會不會翻臉。
少年腦子高速運轉,開始往不好的方向設想,自己只跟那人認識不到半天,竟然鬼迷心竅一般信了他的話,就這麼拿著一卷帛書來面見皇帝,怕是要出事了。
劉徹大笑之後,臉上神采飛揚,有此計策,此番北伐匈奴原本勝算只在五五之間,現在就有十成把握。110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