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銘先是吩咐手下把武庫中的火箭取來。
片刻後,一具硬木打造的導軌架送到眾人面前,架子上擺著五枚鐵皮捲成的尖頭細長圓筒,中間和尾部頭則有類似箭矢羽翼的鐵翅膀。
世家們看見這玩意兒,眾口一詞,紛紛指責張小銘,“奇技淫巧,浪費國帑。”
張小銘也不跟他們多嗶嗶,親自點燃火箭尾部的導火索,圓筒尾部噴出一陣濃煙,帶著一陣刺耳的呼嘯聲飛向遠處。
一聲晴天霹靂一樣的炸響,落點處一人高的土堆被炸得不見蹤影,揚起漫天泥土,張小銘回頭看著被嚇得臉色發白的眾人。
“這是火器坊製造的飛天神火箭,可飛三千步遠,無論是野地浪戰還是攻城戰,都是第一等的犀利火器,有此利器,攝政王掃平天下指日可待。”
“奇技淫巧而已,一兩枚能成什麼事。”
人群中一個帶著顫音的人低聲說道,張小銘看了一眼那人,認出是謝氏一族的族長謝安,笑著不說話。
張小銘又讓庫官拿出賬冊來,彙報一下糧食庫存情況。
庫官說庫中有糧二十萬石,以每人一日半斤米來計算,尚夠洛陽軍民吃三個月之久。
張小銘再問:“太子殿下克復洛陽之時有多少存糧?”
庫官想了想道:“克復洛陽之時,城中遭兩王和亂兵洗劫,府庫存糧被一掃而空,顆粒不剩。”
旁邊的司馬遹聞言很是驚訝,忍不住問道:“那如今的存糧是怎麼來的?”
“回稟殿下,這些糧食是從江淮運來了。”
謝安也顧不得隱藏自己了,站了出來指責道:“胡說八道,江南產糧有限,今年的賦稅還沒押運到洛陽,哪來這麼多存糧?”
“尚書大人拿出琉璃廠所賺的錢銀,派人到江南高價採購,江南承平日久,多有存糧頗豐的富戶,願意交易陳糧。”
聽了庫官的話,王敦和謝安對視一眼,都露出濃濃的忌憚,這個人沒有中飽私囊,其野心不小啊。
張小銘親自當嚮導,帶著大家繼參觀。
這回參觀的是工部軍器所,這本是工部下屬的一個製造盔甲弓弩刀槍的作坊,但現在已經成為司馬遹勢力下最大的機構,擁有上萬工匠,無限制調撥錢糧的權力。
而且待遇豐厚,軍器所的大工匠每月有五百斤的俸米,比四品官員的收入都高,一幫賦閒的冗員聽說一幫下賤的工匠,竟然有如此高的待遇,早就看不慣了,今天正好利用這個機會,趁機發難。
軍器所設在城北的山腳下,距離老遠就能看到高高的細長圓形空心磚塔,無倫白天黑夜,都有濃濃的黑煙冒出,直衝天際。
這個時代的人不認識煙囪,謠傳說是仙人造的巨型煉丹爐,實際上煙囪下面的建築物和煉丹爐也差不多,那是張小銘設計建造的鍊鋼廠。
司馬遹先視察的甲弩坊,這是軍器所下屬的一個作坊,生產最新型的鎖子甲和突火槍。
大家看到一領領用細密鐵環編制而成的鎖子甲不斷運出來時,均大吃一驚。
鎖子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西域諸國都能生產,這種鎧甲勝在柔韌輕便,能隨體而動,但是對於斧、錘等鈍器打擊基本沒有防禦能力,而且製作繁瑣,耗時耗力,得不償失,一般來說只有軍中大將才有資格穿,普通士卒那是別想的。
張子銘怎麼說也是看過不少宮鬥劇的,早已看出今天的視察來者不善,他笑吟吟道:“西域鎖子甲通常都是四連環,六連環已經是稀罕之物,但甲弩坊生產的鎖子甲都是八連環。”
有那識貨的人頻頻點頭,這個時期的鎧甲主要有:袖鎧、襠鎧和明光鎧。
“明光鎧”一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因此得名。
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複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
但明光鎧終究比不上鎖子甲,而鎖子甲也分三六九等,四連環的相對稀疏,六連環的就強上許多,八連環的緻密緊湊,乃是鎖子甲中的上上品,但是製作也更加繁瑣,掌握這門技術的工匠本身就不多,即便是熟練工匠製作一領八連環鎖子甲也需要一年的時間,這還不算工本費。
鎖子甲的原料是一枚枚細小的扁平鐵環,這些鐵環需要工匠用鐵絲一個個的加熱、鍛打、扭曲、焊接而成,工作量可想而知,這樣的難度,註定了八連環鎖子甲只是一種昂貴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