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課,講課老師就開宗明義,大家來報名,都是因為找不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女性資源,為什麼?
我說直接點的,因為大家都是農村出來的,現在這一代的年輕農村男性,經歷著一場新的集體試煉:女性資源逐漸減少,同時伴隨著的是獨立意志的覺醒,她們擺脫了身後的鄉村和婚約,獲得自由,同樣是農村的,妹子不再聽父母的相親安排他們渴望浪漫,渴望城市生活。
而在座的學員,父輩既沒有給他們愛的教育,也沒有經驗和錢,在大都市裡,一切都要大家獨自應對。
四節課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講的都是些大方向的東西,具體的把妹內容講師卻只是簡單帶過,張小銘他覺得有些用,又覺得實踐才是真理,特別是看了導師發出來的實戰成功案例,同時經不過推銷的話術,狠狠心,花了4000塊試試線下課。
線下課大家統一到公司上課,公司位於朱雀的新市區,租了一整層寫字樓辦公,上課第一天,學員們的不同就顯露出來。
張小銘打量一下,大多數人看起來都很生澀,身上都帶著一股緊張和土味,可以看出是從農村或小鎮來,很年輕,沒什麼戀愛經歷。
11位學員裡,有7人的戀愛次數不超過2次,當著所有人被導師問到是否為處男時,他們會露出難為情的笑容,只要張小銘嘿嘿一笑,導師拍拍他的肩膀,“你小子,有點意思。”
初步認識之後,導師開始詢問大家的工作,大家紛紛自我介紹起來,車間操作工、海釣船員、保安、廚師……
聽得導師搖搖頭,他問一個看起來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你做什麼的?”
小夥子有些自卑,猶豫了一下,囁嚅道,“我在江邊夜市擺攤炒粉。”
“錯!”導師對著他的耳朵大喊一聲,把所有人嚇了一大跳,“你不是在擺攤,你是在做餐飲創業,懂嗎?”
小夥子似懂非懂,導師回到講臺上,眼神特牛逼的環視一圈,“這是我教你們的第一招,都記好了,不管你做什麼工作,都要在後面加上管理二字。比如在廚房,就要叫餐飲管理,比如在印刷廠當工人,就叫印刷管理。”
醍醐灌頂啊,大家紛紛點頭,把這個記了下來。
但還有那麼兩三個人,明顯更有經濟實力。
有一位男士剛從花旗國回來,另一位在南方開培訓機構,情感經驗豐富,宣稱自己之前戀愛過11次他們希望在這裡實現情感自由,能學會某種技巧,從而掌控與女性的關係。當然,如果實現不了,來玩兒一下,見見新鮮事物,也不錯。
導師接著說,包裝自己的崗位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提升自己的實力,那就是衣服和髮型。他問大家:“是不是有人打壓你,說你裝逼?”
11個人裡有超過一半人舉手,導師道:“遇到這種情況,你們就這樣回擊,他們是嫉妒。一個人不認可根本不重要。因為在成功的道路上,有很多人會不支援你。”
把成功偷換概念,變成穿衣服、做髮型,放在現實生活裡真的沒多少人會信,但是在這個教室裡,大家看起來都深信不疑,紛紛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為了加深大家的深信力,導師繼續說道:“一個白富美,你以為能透過話術去打動她,其實不能。你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多拍展示面嘛,很多人覺得拍展示面是裝逼,要他花錢。我承認是的,但是我讓你花的錢很少,如果你自己去,會花更多錢。但是你經歷了,看過大山大海之後,你的人生感慨和眼界是不一樣的。”
四千塊錢的課程總共七天,這七天的課程說起來簡單:先幫學員買衣服、做造型,接著拍照、修圖,發到朋友圈以及陌生人交友軟體。
接下來,就要在軟體裡和海量的陌生女孩聊天,或從街邊搭訕,從中篩選可能的人,最後把她們約到酒吧喝酒,如有可能,爭取發生關係。
設計這一套流程的原理在於,許多人渴望關係,但又無法獲得關係。情感導師們將這種困境的原因歸結為外在,比如衣著打扮。
搭訕失敗了,也歸結為搭訕技術不成熟。
這是痛點,但並非決定性原因,但當他們把痛點包裝成決定性原因,似乎就讓這件事變得可解決了,這套技術也好像變得不可替代。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導師還現場把手機螢幕投影到牆上,給大家看看他是怎麼同時和100個女生聊天的——
在某個交友軟體上,導師給自己的搜狗輸入法設定了快捷輸入,敲三下九宮格里第一排的某個鍵,就出來一句話“小姐姐你好乖哦”,再敲三下另一個鍵,是另一句誇獎,哪個女孩回得快,更積極,他就跟進誰。
當然了,快速回復短語並不是統一的,而是應該進一步美化一下,根據每個女生的特點來誇獎對方,欣賞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