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基因狂徒> 第171章勳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1章勳章 (1 / 2)

赴烏需要時間準備手續,楊平凡趁機和李嵐享受一番二人世界,漫步在冬日的街頭中,楊平凡悶了很久,終於忍不住道,“嵐,你會不會覺得我很無聊?”

“怎麼這麼說?”

“我感覺我很沒情趣,到現在為止,跟你約會就是吃飯看電影散步,沒能給你製造驚喜和浪漫……”

李嵐圍著一條藍寶色的圍巾,顯得嬌小可愛,她看著楊平凡,說了另一句話:“我冷。”

楊平凡馬上把她摟進懷裡。

李嵐幽幽道;“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溫暖,而不是什麼油嘴滑舌。”

楊平凡不防李嵐說的竟是這樣的話,一時語噎,嘆了口氣,緊緊摟著李嵐纖細的小腰,一邊慢慢捋李嵐及腰的長髮,惟願時光就此停滯。

突然一陣似有似無的香味傳來,那是甜甜的栗子香,楊平凡還沒有所動作,李嵐早已經先一步反應過來了,拉著楊平凡朝前方跑去。

昏黃的路燈下,一個大叔踩著一輛三輪車,三輪車上支起一口大鐵鍋,翹起短短的一截煙囪,鍋裡裝著黑色的鐵砂,大叔用鐵鍬翻炒著裹在鐵砂中的栗子。

煙囪呼呼地冒著熱氣,伴隨著嘩啦嘩啦的翻炒栗子聲,糖炒栗子特有的甜香就在街上飄出老遠,讓一個個嘴饞的路人隨之心動,兩個人趕過去的時候,已經裡外圍了三層人了,都是在等著買糖炒栗子呢。

排了十幾分鍾隊,楊平凡終於買到了兩袋。

剛出鍋的栗子,用指甲在側面劃一個口兒,然後輕輕一捏,栗子皮就會應聲破開,露出黃色的栗子仁兒,扣出來又甜又香又糯,吃起來簡直就停不下嘴,捧著一袋熱乎乎的糖炒栗子,就好像把整個世界的溫暖摟在了懷裡,當然了,剝栗子皮肯定是楊平凡代勞了。

“你知道麼,”楊平凡一邊剝栗子一邊說道,“中國食用栗子的歷史非常悠久,栗子為五果之一,我們祖先食用歷史非常悠久,遼代張文藻墓中,就發現一碗栗子。

據說大詩人詩人陸游就愛吃栗子,他常揣在袖子裡一袋栗子,在上朝之前,一邊走,一邊剝栗子吃,等栗子吃完了,差不多也到了朝參的時候了,不過不知道他把栗子皮兒放哪兒,是揣到另一個袖子裡?還是隨地扔了?就不清楚了。

在明代,栗子還先後傳至朝鮮和日本,現而今這兩個國家的人對栗子也是非常喜愛,在日本發展出了以羊羹為代表的多種栗子制的糕點。

早年間的糖炒栗子有很多講究。

糖炒栗子的燃料,不用煤、不用碳也不用柴,用的是搭天棚拆下來的廢蘆蓆,據說是蘆蓆易燃,火旺煙少,沒有煙燎子氣。

糖炒栗子的糖炒,是指炒栗子的時候在鍋里加上麥芽糖,使沙能夠粘在栗子表面,早年間講究要用陳年舊沙炒,據說用新沙炒出來的栗子不夠好吃,帶土腥味。

早年間講究必須用人工炒才好,炒栗子不僅是個力氣活兒,還是個技術活兒,栗子炒到半熟,稍微一咧嘴就要加糖稀,這才恰到好處。

糖炒栗子要說出名,那肯定是四九城的了。民國的時候,北京最大的乾果鋪是前門外的“通三益”,據說他們家每年秋天,至少要上兩萬斤栗子,可見糖炒栗子生意之好。

現在北京還有一家糖炒栗子的名店“王老頭”,這家店最早是在80年代開始經營,因其選用的栗子品質好,個兒大皮兒薄,炒出來又糯又甜,得到了顧客的認可。後來生意好了,據說專門去懷柔承包了山頭兒,選擇優良品種自己精心種植為店裡供貨。後來因為花市大街改造,店鋪就搬到了玉蜓橋天壇東路。

老年間北京的栗子,外埠多稱為 “良鄉板栗”,良鄉本不出產栗子,房山也只有南窖、北窖等數個村莊有少量的栗子出產,但良鄉是出京交通要道,也是北京地區栗子的集散地,懷柔、昌平等地的板栗,都是透過良鄉發往全國各地的,大包上都打著“良鄉發貨”的籤,到了外地也就有了良鄉板栗的名稱。而北京人最認懷柔的栗子,一般懷柔地區品質較高的栗子都被稱為“懷柔油慄”。

栗子雖然看著都一個樣,但吃起來味兒就不一樣。以前講究頭等的栗子是秋分慄,這個品種的栗子含糖量高,糯性強,口味香甜還耐儲存;二等的用虎爪慄,虎爪慄個兒大,因慄殼開裂後形似虎爪故而得名;現在市面上的栗子,多是20世紀70年代初在北京地區選擇優良親本,透過嫁接培育出來的一些優質品種,燕山紅慄、下莊2號、燕昌慄都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優良品種。”

楊平凡一邊幫李嵐剝栗子,一邊侃侃而談,說出各種糖炒栗子的典故,把李嵐聽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問道,“你怎麼懂那麼多,連這些都知道得這麼詳細?”

“我看過樑實秋的《雅舍談吃》,對裡面的描寫記憶很深,然後嘛,我自己也很喜歡吃糖炒栗子,專門研究過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