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公的臉上笑容滿滿。
這份聖旨,宣得歡欣極了。
上頭的每一句話,他來之前都已經看過了,可這不影響那些字句從他嘴裡出來時的喜悅。
好話,誰不愛聽?誰不愛說?
那是多少銀錢都買不來的振奮情緒。
當然,輔國公給的紅封也足夠厚實了。
唯一叫曹公公可惜的是,宣旨之時,跪在地上聽宣的只有輔國公一人。
正主是正主,卻太冷清了些。
不過,等國公爺娶了郡主,過幾年開枝散葉,府里人口漸漸多起來,這冷清的場面就會過去了。
日子是在往好的走!
曹公公說了不少聖上叮囑、關切的話,這才告辭出來,沒想到竟然會遇上劉家那兒那送賀禮。
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陶管事,曹公公的視線落在了對方手裡的盒子上。
賀禮不在大小,也不一定要貴,禮輕情意重。
可觀盒子的模樣……
有些普通,甚至都不是紅色的。
情意可能有,但不會多。
按說劉大人在衙門裡辦事還挺周全周到的,不至於連這麼些禮數都不注重,再一想那管事說是「公子」送的,曹公公也就瞭然了。
那位劉公子,做事確實不周全。
明明也就比輔國公小一歲……
果然,為人處世,還是不能缺少歷練。
要麼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要麼就跟輔國公似的,早早上陣殺敵、承繼爵位、朝堂聽政。
甭管是不是當樂子聽,總歸就是比只在書院裡悶頭唸書的學生行事老練。
不過,劉公子唸書也不怎麼樣。
想著這些,曹公公又看了徐簡一眼。
難怪徐簡能讓皇太后點頭、郡主滿意,這份老練與周全,京中同齡的金貴公子之中,就是獨一份了。
「雜家先回宮覆命了,」曹公公與徐簡拱了拱手,「國公爺留步。」
徐簡又送了兩步,直到曹公公上了轎子,這才看向了陶管事。
陶管事行禮,道:「小的給國公爺賀喜了。」
徐簡睨著陶管事,良久道:「辛苦了。」
陶管事的笑容僵在臉上,頗為尷尬。
平心而論,他還是很為了輔國公高興的。
可他是劉家的管事,還是劉大人頗為信任的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