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萬美元,我們要40%的股權和一票否決權,並且後續融資,只要你缺錢了我們會力挺支援你的發展。”
當聽到曹宜提出要求拿到一票否決權的時候,張一明終於冷靜了下來,頭條採用的也是同股不同權AB股制度,這都是藍星科技集團帶起的風潮。
現在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幾乎都這麼玩兒。
正因為同股不同權的股權結構,所以對於曹宜說要拿40%的股權張一明對此並不在意,何況頭條現在的規模加上7000萬美元的投資金額,頭條是佔便宜的。
但一票否決權是個很敏感的問題,這牽涉到了公司的控制權了。
接下來雙方的談判不再像之前那麼順利了,張一明很不願意拿出這一票否決權來與VC分享,正如前天的IT論壇峰會上羅晟開幕演講說的,資本是短視的,對此張一明深感認同。
無論眼前這個投資者表現的再怎麼好,資本終究是資本。
曹宜直言不諱的說道:“說句實在話,張總,我投資的不是頭條,而是你這個人。你拒絕了藍星科技、阿里這些巨頭的招攬,幾乎拒絕了所有的VC,除了我,或許我也會被你拒絕,應該沒有幾個人會覺得你能笑到最後。”
“客觀的說,對於安納海姆亞洲科技創投這是一筆風險極高的投資,藍星科技的AI技術,羅晟在該領域的佈局,輕而易舉就能開發出比頭條目前更加卓越的智慧推送演算法來為使用者提供感興趣的內容。”
這話說得張一明無從反駁,汪瓊已經前前後後刷臉刷了20多個投資界的朋友,最後都沒能談成。
每一個投資者最後都提出了同樣的問題:頭條拒絕了藍星科技,那面對藍星科技的圍堵絞殺,尚處於孵化階段的頭條如何突出重圍?
這個問題張一明沒法給出答案,或者說答案是不可能。
那些VC甚至都沒有像曹宜這樣爭取什麼一票否決權,問了這個問題之後直接就Pass了,VC真的很沒信心。
其實VC也沒有錯,一旦藍星科技發力了,還沒成勢的頭條肯定是必死無疑的。
和藍星科技拼燒錢?
阿里這樣的巨頭、微軟這些都夠嗆,頭條拿什麼和這樣的對手拼燒錢能力?
只能靠VC補血。
顯然,這樣的投資風險指數爆表,但凡有點理智的投資機構都會說NO的。
坐在旁邊的汪瓊心中輕嘆,張一明這是自己硬生生的把路越走越窄了,傍上藍星科技的大腿頭條起飛指日可待。
不過話又說回來,張一明如果這麼做了的話,汪瓊反而就不會像現在這麼欣賞並鼎力支援他了。
最終,張一明還是妥協了退讓了一步。
在的頭條也確實沒有太多的談判資本,也就同意與安納海姆科技創投基金分享一票否決權,但同時也爭取到了少轉讓10%的股權出去,7000萬美元只出讓30%的股權,以及這一票否決權需要5年的封閉期。
也即是說,這個附加條款寫入股東協議之後就意味著這一票否決權要到2018年後才能行使。
張一明提出這個附加條款的理由是公司在創業階段他需要絕對控制權,確保企業能夠按照他規劃的藍圖發展。
這是最後的退讓,否則寧可不要這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