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天際之上,“星箭1703”的芯一級火箭正在調整姿態,火箭上面有一種叫做“格柵舵”的模組,可以轉動,這和導彈上的“格柵翼”不能調整方向有很大的區別,格柵舵是可以左右調整方向的,其作用便是起到航向穩定的目的。
火箭下降的過程中,高空高速強氣流的影響下,不會一直翻滾就靠這一模組了。
這玩意並不是星箭國際的專屬,SpaceX公司的火箭也有,但也不是SpaceX的發明的,而是前蘇聯。
此外,在和二級火箭分離之後的一級點火不是為了達到預定軌道,而是因為回收場地在星球表面,所以需要二次點火將原本因為地心引力和慣性而向著一二級分離錢的火箭飛行方向的軌道收回到回收地點附近。
此時此刻,觀眾們看到了直播畫面中顯示的芯一級火箭正在不斷減速。
&n/s的時候,著陸架開啟了,值得一提的是星箭1703重型火箭的著陸是靠慣性下降的,並且著陸前沒有懸停動作,因為海上平臺著陸一般不會進行二次點火。
終於,到了火箭發射9分53秒之後那一刻,星箭國際在人類航天發射史上創造了新紀錄,首次成功實現了二級火箭回收的壯舉,並且將這一榮譽收入囊中。
芯一級的二手火箭在全世界的關注者的見證之下,成功的在駁船降落平臺上降落。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的畫面不是駁船上的鏡頭,因為著陸的時候會干擾訊號,而訊號是透過海上平臺傳給衛星的,再由衛星傳給各大平臺。
但是,商用的DJI無人機可以完美的承擔拍攝任務,但要遠景拍攝,所以畫面就不高畫質了。
這一刻,直播間的背景聲音歡呼迭起,且達到了全新的頂峰,直播鏡頭也給了飛控中心一個副鏡頭展示給全世界的觀眾。
此時此刻,飛控中心的工作人員終於壓不住心中的激盪之情,在屏息了近10分鐘之後,徹徹底底的爆發出來。
各大直播間的彈幕都已經徹底爆炸,國內外的吃瓜群眾都已經把論壇刷爆。
“真的厲害,讚美人類的智慧。”
“作為一名鎂國的航天愛好者,看到這一幕,請務必給我來一趟華夏的老陳醋,酸了。”
“激動的嗷嗷叫,這就是未來,無限可能的未來。”
“諸位,星辰大海還要我們努力啊。”
“這得省去多少錢啊。”
“都已經沒人關注藍星科技的衛星了嘛,播報員都已經彙報衛星泊入預定軌道了,竟然沒人討論,哈哈。”
“曾幾何時衛星對接多少人愛看,結果現在都只關注火箭去了2333”
“我可能膨脹了,驕傲了。”
“請自信一點,把可能去掉,大膽的膨脹、驕傲吧。”
“那就是楊院士吧。”
“聽說楊建安院士就是星箭系列的總設計師。”
“所有人都在歡呼,唯有楊老穩中,但看到他的表情莫名的有點心疼,楊老辛苦了,我們都知道星箭團隊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向所有奮戰在第一線的航天人致敬,不論是有名的還是無名的,你們都是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