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的人不傻,議會也不可能透過這種撥款提案的,而北美的那些科技公司更不傻,此刻的會議室裡的撕逼現場裡,SIA的一位高管嘲諷道:
“你們搞出DNA儲存技術了,現在的資料中心的基礎設施很快就會被淘汰,所以你們想讓我們接盤,然後爛在手裡?請問,你們之中哪個小天才想出了這個主意的?”
要說雲端計算服務最大的痛點是什麼的話,那毫無疑問是資料中心這類基礎設施了,這是導致雲端計算服務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高昂的硬體設施投入、鉅額的電費開支導致雲服務提供商的運營投資成本連年推高,因為資料需求在不斷增長。
即便是一些大企業也顯得吃不消,畢竟藍星科技、微軟、谷歌這些不缺錢的科技巨頭只是少數幾家。
但DNA儲存技術完美的解決了這些問題,成本幾乎可以說是驟降,幾乎不怎麼消耗維護費,且可以持續幾千年的時間,原來一個超級資料中心動輒數萬平米的場地面積,同等規格的資料量,DNA儲存技術只需要一兩個小瓶子就裝進去了。
以後採用這種新型技術打造資料中心時,成本幾乎可以降到傳統資料中心80%左右,驟降的成本轉化的競爭力是無與倫比的。
有這項技術的提供商提供的雲服務必然會更便宜,換句話說藍星科技的星雲StarCloud服務的成本在接入新興技術以後,成本會進一步大規模的下降,從而換來比現在更卓越的市場競爭力。
要命的是,即使降價一大半還是有利潤可以賺,對於其它競爭者來說,絕對是個災難性的訊息。
這個時候接這個盤,不是傻就是想死的更快。
可以說,老美之前的1萬億美元刺激計劃又打水漂了,現在不論是外界媒體業內人士還是競爭者們都恍然大悟了,當時北美的1萬億美元科技產業刺激計劃推出來的時候,羅晟宣佈藍星科技直接硬懟正面,宣佈公司也開始降價,當時所有人都覺得他是不自量力。
時下看到DNA儲存等新興技術的誕生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膚淺,原來人家早就準備好大招了。
末了,眾人都噴的有點累了,也陸陸續續的退出‘祖安狀態’了,而張博文再次說道:“這樣爭執下去沒有任何意義,要不這樣吧,我就直說了,藍星科技的底線。”
聽到這話,約翰·諾坲爾等人頓時一臉洗耳恭聽的樣子,張博文有條不紊的說道:“你們也不要想著強行奪取,實話告訴諸位,所有的資料包括在歐洲和東南亞的備份我們都做好了這方面的考慮,你們要是耍無賴招數,我們也絕對有魚死網破、互相傷害的決心,用我們董事長的話來說:只要你們損失的比藍星科技更大,我就是血賺。”
約翰·諾坲爾等人面色一凝,這就是他們最氣的地方,如果不是怕羅晟這個瘋子真的幹出這麼瘋狂的事情來,前年的時候,藍星科技在北美的資產早就被凍結並接管了。
這件事情又被張博文拿到談判桌上來威脅,讓他們又氣又無奈。
反正大家都已經撕破臉皮了,且在今天這場閉門會議裡的談判,兩邊都卸下了虛情假意的一面,這種演給外界的媒體看就行了,閉門會議裡玩的是真實。
約翰·諾坲爾冷不丁的說道:“你這是說底線還是威脅?”
張博文一笑,沒有回應他,而是繼續說自己的話:“首先,藍星科技撤出北美市場沒問題,但屬於我公司的合法資產都得帶走,我們不賣,這是我最後一次強調,不過我們可以把這些生產資料放在貴國周邊,比如墨西哥、加拿大境內繼續運營,我們對全美進行鎖區,但如果使用者若是自己跳出北美區域,在外網使用我們有權繼續向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
“其次,基礎設施的遷移和落地所需的費用,我們已經計算過了,大致需要280億美元的支出,這筆錢你們要承擔65%,即182億美元。別朝我瞪眼,事情是你們挑起的,真的要徹底清算我藍星科技的損失無可估量,我們有和解的誠意,但不代表我們沒有底線,這就是我們的底線。”
老張把條件列舉出來,頓時惹得對方一片勃然大怒,然後再次祖安化。
老美這邊的人最氣的抓不到藍星科技的把柄,對方的律師團幾乎把北美的法律吃透了,而“稜鏡門”醜聞曝光之後,藍星科技被襯托的何其高光。
品牌價值的影響力,藍星科技十年來在全美網民的使用者習慣的依賴程度,這些都會促使當地不少的使用者使用“科學”的手段實現上網衝浪。
約翰·諾坲爾說道:“OK,藍星科技的事情暫時放一邊,姚先生,蔚藍海岸呢,我倒是想聽聽你所代表的公司是不是更過分。”
看著約翰老頭一臉面無表情的樣子,姚建鴻一臉天真燦爛的笑道:“約翰先生,蔚藍海岸非但不過分,而且一如既往,我還是那句話,蔚藍海岸是兩條腿走路,你們不要想著讓我放棄自研道路,如果是這樣那沒有談下去的任何必要了。”
約翰不置可否,依舊面無表情,且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