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防軍事戰略科學院的這三天,羅晟也基本上猜測到了軍方的一些決定。
因為今年不但是軍民融合戰略的元年,正好人工智慧領域這一塊羅晟是目前全國範圍內做的最好的,蔚藍海岸實驗室號稱東方的“貝爾實驗室”,近年來的科技成果陸陸續續開始湧現,更是在每年都獲得40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
毫不誇張的說國內眾多國家級的科研機構都羨慕不已,世界上的其它科研機構也一樣無比羨慕,科學家不會賺錢,但搞科學研究又是需要氪金的。
只有羅晟做到了兩者兼具,透過科研投入獲得技術優勢,透過技術優勢獲取卓越的國際競爭力,透過核心競爭力獲取高額的利潤,再透過高額的利潤反哺科研投入,由此形成了良性的造血迴圈。
羅晟也頗為好奇軍方打算交給他哪三方面關於人工智慧軍事應用的專案開發。
楊宏義把帶來的一份絕密文件遞給羅晟,後者結果文件解封開啟一覽。
羅晟一看倍感驚訝道:“海、陸、空三個方面?”
楊宏義點點頭。
羅晟不再多言,逐一瀏覽著,先了解內容再說。
※※※※※※
海軍專案的無人潛航器。
也可以稱之為無人水下航行器或無人水下運載器,也就是沒有人駕駛,靠遙控或自動控制在水下航行的軍事載具。
軍方評估是,隨著無人潛航器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這種軍事載具在被用於執行掃雷、偵察、情報收集以及海洋探測等任務具有強大的發揮空間,在未來海戰中還可以作為水下武器平臺、後勤支援平臺等裝備來使用。
同時軍方也評估了其優勢和侷限。
優勢:
與潛艇相比,無人潛航器是無人化作戰平臺,因此可大大降低戰爭帶來的人員傷亡;體型小、加上其他隱形高科技的應用使其隱身效能高於潛艇;多功能、多用途、低成本、可大量大面積部署。
侷限:
續航性差限制了無人潛航器的使用範圍,所用鋰電池存在易著火等技術缺陷,導航功能需要完善。
※※※※※※
陸軍專案的動力外骨骼。
軍方的評估是,軍用動力外骨骼是未來戰場上的一支新興力量,是配合人類士兵作戰的輔助裝備。
優勢:
軍用動力外骨骼在執行作戰和危險任務可以提高士兵的戰場生存能力,具有高智慧、高戰鬥力增幅等優勢。
侷限:
不具備複雜條件下的作戰能力,環境適應能力難以達到單獨作戰的程度,很大程度依賴於人類士兵的操作。
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智慧化牽引機械化和資訊化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發展,軍用動力外骨骼發展潛力巨大,其智慧化程度將更高、武器平臺將更復雜、環境適應和生存能力也將更強,能夠參與的戰爭模式也將多樣化。
※※※※※※
空軍專案的無人機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