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充電樁需要大量的土地,這是一筆龐大的鉅額支出,一座城市不多,但兩座、三座呢?全國範圍一二線城市270多座呢?這就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不過羅晟不需要在這方面大出血,國家有政策扶持,公共充電樁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裡也只是每平米象徵性的收取1元的費用。
接下來,羅晟在小娜的輔助之下,迅速整理出了一套針對蘇城等十座城市佈局充電樁的規劃方案。
“就這麼確定了,把資料傳送給新能源車企部門,就讓他們按照這個方案展開充電樁鋪設。”羅晟望著大螢幕說道。
小娜:“已經傳送過去。”
羅晟兩手叉腰盯著地圖上的或密集或分散的光點,自侃笑道:“今後這地產中介銷售多半也會拿充電樁噱頭來說事了。”
絕對會說,比如給買房的人說這片區域有著大量的公共充電樁,公共配套資源設施比那啥啥區域好多了。
率先鋪設的十座城市,當然是一線、準一線城市,首都、申城、鵬城、蘇城、花都等。
但在羅晟的規劃裡,未來三到五年之內要在全國一線、二線城市完成充電樁的鋪設任務,目前全國一二線城市有273座,一線城市的需求起碼要4萬座以上的充電樁才能滿足需求,而且隨著新能源車市場擴大,需求只高不下。
就以眼下的資料,273座城市平均下來每一座城市都得鋪設大約1.88萬座充電樁,每一座充電樁的成本是2萬元人民幣左右。
這裡的成本就是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預算才能實現,在沒有國家給補貼的情況下,也就只有羅晟能搞定了。
還有全國各大高速路,電車要是不能跨省行使,這是羅晟絕對無法容忍的,但電車充滿一次電的最大里程是500公里左右。
所以,高速路各大服務站也得鋪設相應的充電樁,而且這是使用效率最低的、維護成本最高的,但又是最不可或缺的。
這都意味著前期必須要投入鉅額的成本,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需要承擔虧損,除了羅晟的公司,沒有哪傢俬營公司能夠撐得住這樣的消耗。
想要打造一個服務質量卓越的基礎生態系統,前期就得捨得下血本,後期才能掙大錢。
跨省不是羅晟的終極目標,跨國才是他的終極目標,不過這對於眼下來說還是過於遙遠,並不在他當前的考慮範疇之內。
在全國所有的一二線城市打通充電樁網路再來考慮跨國的問題。
小娜:“主人,肖世傑給你發來了郵件,星箭國際已經與印尼達成合作共識,您又上頭條了。”
羅晟一笑,說道:“回件給肖世傑,資金已經到位,剩下的事情讓他按計劃處理。”
小娜:“好的。”
簽約儀式公開之後,又是一片譁然,對於羅晟這波騷斷腿的操作外界真心是看不懂,完全看不懂。
星箭國際,當從名字看就知道是玩上天太空探索公司,也卻是是這樣的。
但羅晟就是這麼不著調,竟然讓星箭國際去經營航運港口。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外界雖然看不懂,但堅信大佬的這種看似極其不著調的佈局,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在裡面。
所以,所謂的專業人士就瘋狂的解讀其中奧妙。
可問題是,解讀來解解讀去,死活都看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去建造一個超大型的港口?
外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星箭國際選擇在赤道線附近這個地址,就想到了羅晟應該是奔著打造一個火箭發射場?
可也沒道理啊,那也不應該耗費數百億資金去造一個港口碼頭。
因為神奇的“羅晟效應”,大家都堅信這裡面肯定有道理,但就是猜不透大佬的用意。
要是能猜到就見鬼了。
誰也不可能把星港樞紐與太空天梯這種科幻的東西聯絡到一塊去,而且目前對外宣佈港口的名字就叫“林加港”,而不是“星港樞紐”這個名字。
外界猜測紛紜,新加坡的幾大港務集團非常緊張,但這些羅晟都沒有去關心了,星港樞紐的事情肖世傑在處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就算效率再快,星港樞紐的竣工時間也得到2019年去了。
而眼下,新能源車的佈局才是羅晟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