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箭國際要登月的訊息被證實後,引發了不小的轟動,說來奇怪,國內媒體和老百姓對此熱議或有爭議匹配那還說的過去,海外媒體對此也大肆批評就有點操錯心了。
眾多歐美媒體對自家一團亂麻的糟糕境地不關注、不報道、不評價,反倒是選擇性對星箭國際最新宣佈的登月計劃進行了大書特寫的報道,而且是清一色的批判。
批判羅晟的載人登月計劃是在搞太空競賽的遊戲,拿投資者的錢胡來,不應該把錢用在太空競賽上面,而是用於恢復和振興當前萎靡不振的全球經濟才對。
星箭國際:你在教我做事?
甚至有的歐美媒體一番三言兩語就直接把鍋給甩到了羅晟的頭上,稱現在的全球經濟爛成這樣就是你羅晟不幹事兒,都怪你。
這鍋甩的飛起,一頂又一頂的帽子給扣過來。
國內不少的吃瓜群眾看到外媒的文章報道也是直呼內行,歐美的這種甩鍋行為不就是和“我窮我有理”的言論神相似的嘛,自家一團亂麻到底是為什麼不好好反思,倒是第一時間甩鍋給別人。
外媒機構這樣的反應,羅晟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因為這種對比造成的落差感會導致一個人的心理失衡,跨國之間亦是如此。
試想一下,原本自己過的美滋滋,隔壁鄰居慘兮兮,每天是不是的嘲諷一下鄰居,日子愜意的很。
結果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慘兮兮,隔壁那個一直瞧不起的鄰居如今竟然越發過的美滋滋,怎麼想心理都不是滋味。
這也讓羅晟很清楚,之前和毆洲人的合作,絕對不能抱著對方會感恩戴德的想法,雙方之間的合作,就是生意,生意就是生意,投資就必須要有實打實的回報。
不過,歐美那邊還是有腦子清醒的吃瓜網友,對於當地媒體的報道異常抵制。
尤其是在華國這邊待著的外國人,萬分慶幸沒有離開,現在更是不會輕易離開了。
……
“羅哥,這是星箭國際內部團隊針對登月計劃討論了一個月後的具體執行方案,需要您做最終的審批。”仿生人18號妹紙林雅來到羅晟的辦公室,把一份鄭濤遞來的報告送過來。
外界的輿論根本就沒有動搖星箭國際內部的計劃,一切都在穩步推進之中,這個月球今年是非上不可,耶穌都攔不住。
羅晟接過了規劃方案進行一覽。
登月載具和現在常用的載人飛船不一樣,籌備登月的團隊認為登月飛船要更像殖民飛船,具體上便是降落月球之後的飛船要可以做到直接改造為基地使用。
考慮到月球基地要送到太空軌道上來,所以整體質量肯定是要輕,而使用充氣式太空艙就是最佳的選擇了,未來的先行者號空間上面也會應用到大量的充氣式太空艙。
這也是未來的一個極富前景的投資賽道,在當下環境是被投資者認為的一條黃金賽道,因為預期是在太強大了,需求過於旺盛。
美股崩成這樣,但作為全球頂尖的充氣式太空艙研發與提供商之一的畢格羅宇航公司,股價已經張破天了,僅僅是今年就已經翻了三倍之多,新開年這才過去兩個月。
星箭國際宣佈登月計劃後,其股價應聲大漲了39%左右,市值高達3000億美元,不過大A至今還在“封印”中。
可以說,畢格羅宇航公司是逆大環境在走牛,硬生生的走出了獨立行情。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星箭國際是其最重要的客戶爸爸,沒有之一,星箭國際的一系列太空探索計劃,對充氣式太空艙的需求太旺,國內的相關企業訂單完全供應不上。
當初也和老美的企業簽了合同的,畢格羅宇航公司也是其重要的參與者。
按照登月團隊的設計,登月飛船上有十幾個充氣艙模組,這些充氣艙輕便且所佔空間小,能夠輕鬆的送到太空軌道上,同時也就意味著月面基地的規模和空間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