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許可證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就能順理成章的展開了,躍創技術成立前的籌備工作早就已經充分到位,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小雅,把資料帶過來。”辦公室裡,羅晟和安青雪兩人坐在休息區的位置。
聽到主人的吩咐,仿生人18號林雅點了點頭,羅晟並沒有對她具體的說明是要什麼資料,這種語境下作為仿生人的林雅卻能夠像真正的人類一樣理解的很到位。
智慧化程度達到這種地步,正常的人類不知情的情況下能夠辨識出仿生人來的確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林雅把資料帶過來,羅晟順手便遞給了安青雪:“這裡面有一份工作人員的清單名錄,都是從華昌科技、博創科技、生命科學基金和蔚藍海岸等幾家機構調崗到躍創技術的,人員可靠。”
光是靠那14個仿生人和2號仿生人還遠遠不夠,再說了躍創技術也必須要有真正的活人在崗。
值得一提是,躍創技術和羅晟的另外幾家機構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說調崗其實並不嚴謹,而是羅晟自己去和博創科技的CEO陳信、華昌科技的CEO曹俊輝要人的。
一個電話的事情。
老闆要人,沒有不給的道理,而且羅晟也沒有管他們要不可或缺的人才,只是從資深骨幹人才中挑選了一些工程師過來,並不會對他們執掌的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程式方面,這些工程師先被老東家解僱,然後在躍創技術重新籤勞動合同。
對於這些員工來說,也是很樂意的,他們在原來的部門工作崗位基本都是帶副的,來到躍創技術後就能轉正的了,要麼就是漲薪,而且得知躍創技術不但和老東家淵源頗深,也與自己的專業對接,換個環境幹差不多相同的工作而已,又是老東家的東家羅晟的機構。
基本上,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這些人就都願意“跳槽”過來了。
安青雪翻閱著資料內容,羅晟也接著說道:“還有一份就是躍創技術的資產清單,啟動資金1500個億RMB,微木那邊我已經交代過了,躍創技術成立當天會有500個億匯入公司賬戶,另外1000個億已經匯給了雄芯電子結算了,1.5萬塊生物晶片你這邊等著收貨就是了。”
躍創技術的這1500個億的啟動資金是由羅晟家族基金和晟峰資本共同出資,前者出1000億,後者出500億,股權結構方面,羅晟家族基金佔55%,晟峰資本佔30%,餘下15%則作為期權池預留用於員工激勵。
家族基金斷然是不缺這1500個億資金的,晟峰資本的股權結構相當複雜,至今還有一部分外資在裡面,但最大的股東其實是國資。
羅晟引入晟峰資本,也就間接引入了國資,其實國資並沒有要求介入。
躍創技術將來的潛力有多大,羅晟是相當清楚這一點的那個人,到時候國資辦想中途上車,難免雙方都略顯尷尬。
現在提前就安排的明明白白了,以後也省去了一些尬聊問題,錢賺的太多也確實是另一種煩惱。
“嗯,後面的工作就交給我去處理。”安青雪大致瀏覽了一遍資料內容便將之收好,看向羅晟信心十足的補充道:“躍創技術將會是下一家萬億級別體量的大企業,獨立執掌一家潛力股對我來說是個人前所未有全新的挑戰,有壓力也很期待這份新工作。”
“從今天開始就是一方女諸侯了。”羅晟調侃了一句,想到了還有一件事情,旋即偏頭看向了18號工具人秘書:“小雅,把剩餘的生物晶片帶過來。”
“好的。”
不一會兒,安青雪好奇的看到林雅提著一個精封的箱子送了過來,羅晟開啟看了看示意道:“這裡還有116塊製造仿生人智慧核心的生物晶片,你帶走吧,這箱子裝著相當於28.5個億,單位是美元,還是三年前的美元購買力。”
那個時候的RMB兌美元的匯率可是6.8左右的時代,當時製造這批特殊晶片是奔著一個月生產製造一個仿生人,自己小打小鬧的搞,還一度判斷仿生人公之於眾的那天怎麼也得十年到十五年後,這個效率正好可以支撐到十餘年後。
維克多·芬利和先導基因公司這麼一折騰,現在就可以搞起來了,當時羅晟也是忘記了這茬,如今回想起來這筆錢花的有點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