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中旬,基本的通訊網路得以建立,休眠至今的唯一強人工智慧小娜也被羅晟再次喚醒。
現在國內的通訊網路體系修復,也只是勉強覆蓋兩大核心經濟帶和部分沿海地區、首都區等重要區域,北美那邊也恢復了一定的通訊網路,得益於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
說來也諷刺,NASA到現在都拿不到經費,最後還得讓私人公司來解決問題,眼下北美這邊能夠享受通訊和網路服務的知識少部分的富人區域,普通大眾還享受不到。
照這個趨勢下去,只能等星箭國際的“群星計劃”實現全球組網才有可能有網了,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實現全球組網。
不過,即便有網了,對於眾多普通大眾來說也並不意味著就能恢復風暴前的生活,還得有電,還得看當地的電信運營商、電力公司做的如何。
至於毆洲,基本上靠自己是不可能恢復像樣的通訊系統了,不過也沒有坐以待斃。
中東都快恢復網路了,毆洲人一看也是忍不了,最後還是落下臉過來求幫忙了。
……
12月23日,歐元區帶著一支商務談判團來到蘇城,為首的負責人名喚威廉姆斯。
當天上午,其專機成功在蘇城國際機場降落,坦率講毆洲人現在能用的飛機其實並不多,大部分基本趴窩狀態,都在更換電子元器件。
出了航站樓,威廉姆斯等一眾毆洲老外乘坐專車趕往歇腳的凱悅酒店。
“開慢點!”
威廉姆斯對著司機吩咐了一聲,他是要特地看看華國這邊的城市情況,沿途都在觀察著。
“不可思議,這恢復能力太可怕了,哪裡像是遭受了一場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天災所該有的樣子?”威廉姆斯沿途透過車窗觀察著這座城市的氣象,心中透著震驚、眼裡的羨慕嫉妒之情也是不加掩飾。
反正車裡沒有別人,不需要做太多的表情管理。
在威廉姆斯的眼裡,此時此刻的蘇城根本就沒有絲毫像是遭受過天災的樣子,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他所看到的這座城市的市民們的表情裡沒有任何的彷徨,更沒有恐懼。
整座城市的運轉井然有序,當地的市民該上班的上班、逛街的逛街,一些低頭一族的年輕人摸著手機看個不停……
這一切的一切,讓威廉姆斯的羨慕之情難以掩飾。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蘇城現在的人氣旺盛,熙熙攘攘的,但目前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口仍然有五百多萬,而隔壁的申城更是達到八百萬之巨。
蘇城在風暴之前,全市的人口算上流動人口達到了1685萬之巨,另外一千多萬人早就去鄉下了,不然會更熱鬧。
隨著長三角經濟帶開始復甦,已經有人開始從鄉下返回城市了,不過市裡對於流入人口還是控制的極為嚴格,只有對當前經濟復甦有需要的人才可以先允許入市。
嚴格限制流入人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太多的人口在這個節骨眼上進城,會極大的推高城市的運營成本,能通電的小區現在都很少,重新恢復電力一方面變電站要夠,供電要夠。
同時每個小區,每一棟樓房裡的電纜都要逐一排查,被電脈衝破壞了的得更換。
包括埋在地底下的電纜都得排查,全國各大城市很快就要開始挖路重新鋪設電纜。
去除了安全隱患才能通電,而且現在的電費也都十分昂貴,家庭用電要45元一度電,也是有限開放,基本上家裡沒礦的現在是用不起電。
當下的財政壓力其實挺大的,有錢人多交點電費,電企都是國企單位,相當於是間接的割有錢人的韭菜,也算是願打願挨。
同時,昂貴的城市生活成本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人口大規模流入城市的意願,看到城市生活成本這麼高,市民們自然願意多在鄉下過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