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一週時間裡,鄭濤遞來了一份關於太空工業概念的合作清單名錄到羅晟的辦公桌上。
其實吧,就是一份最新“受害者”的名單。
來自全球四十二家領先的半導體國際大廠在第一時間“預約”太空工廠的合作磋商,最後透過合作的只有十九家企業,包括英特爾、IBM微電子、三星電子、NXP、東芝、TI、英飛凌等等。
拿到合作標的的這十九家半導體廠商都很開心,大有一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如果未來的賽道在天空,已經拿到了一張入場券,提前佔坑,算是安心了。
而被拒的另外二十三家半導體廠商非常氣憤,最氣的是星箭國際判定其現金流不夠充裕,存在潛在的合作風險,於是就給踢了。
大有一種家底不厚,連被割韭菜的資格都沒有,簡直扎心。
其實羅晟也很想來者不拒,但要是不設一點門檻,不高冷一下,給錢就能進來,等他們回過頭冷靜下來分析分析就感覺是個套,不對勁。
所以,必須要差別對待,讓上了車的人有優越感和領先感,才樂意為未來的溢價埋單。
讓上車的人覺得佔了便宜搶了風口開開心心的放棄思考,讓沒上車的人鬱悶想不通急得跳腳,上車的人看到另一批急得跳腳的人就更放心了。
現實就是這麼魔幻。
這一次羅晟成功的又圈到了一大筆的資金,掏錢最多的是三星電子,豪擲31億美元要在未來的“先行者2號”超級空間站上開辦一家太空晶片製造廠。
十九家國際半導體大廠平均每一家出資23.6億美元左右,合計大約450億美元。
對於這些國際大廠來說,掏個二三十億美元出來並不難,不會對公司本身產生重大影響,就算翻車了也不至於傷筋動骨,權當是為未來做風險兜底的一筆投資,博一個可能產生新賽道的入場券。
要是真的是一條新賽道而沒拿到入場券才是對公司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但對於星箭國際而言,加起來450億美元就是一筆鉅款了。
一個行業就能圈到450億美元的鉅額資金,那麼十個行業呢?數十個乃至上百個行業呢?
目前人類現代工業的幾百個類別中,至少有一百個工業類別能夠在太空上大放異彩,可以講這個故事。
細分的行業那就更多了。
這都是潛在的圈錢物件啊!
此刻,坐在辦公室老闆椅上的羅晟看著鄭濤發給他的十九家半導體國際大廠的材料檔案,不由自主的嘆息道:“我也不想玩命的圈錢呀,可是它真的圈的太爽了,已經完全停不下來……”
慌不慌?
一開始羅晟其實還是有點慌的,因為專案失敗會成為第一個被清算的人,下場會非常慘,慌的原因可能會被某些人挑唆導致專案被人為干預破產。
當然慌了!
但自從正式公開天梯工程專案的那一刻,已經說明不慌了,已經基本排除會被敵人挑唆在背後搞事情導致專案失敗,排除了這一條,羅晟有百分百的信心把梯子造出來。
沒有敵人了,當然不用慌了。
因為敵人都已經上了他的車了,最大的潛在敵人華爾街資本現在都深套在裡面死去活來,一邊含著淚,一邊幫著羅晟搖旗吶喊。
主要的對手如今都已經變成“自己人”了,出於穩健考慮,羅晟雖然不慌了,但並沒有鬆懈。
他要把全世界的人都變成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