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羅晟今天剛剛來到星箭國際上班,鄭濤便找來了。
“羅總,您昨天帶給我的訊息已經看了,關於鐳射處理太空垃圾這一解決方案,我們內部團隊其實已經著重研究探討過,技術面反而不是問題,倒是其它問題的原因導致我們決定對這一解決方案猶豫不決。”
聞言,羅晟言簡意賅道:“你說的這個‘其它’原因是指政治面的問題吧?”
鄭濤點頭:“不錯。雖然軌道鐳射站是專門為清理而設計的,但它是否有可能被用作太空武器的問題肯定會是一個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極為敏感的話題。”
這是一個沒法迴避的問題,你確實是為了清理太空垃圾而設計的,但是老美未必相信,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部署在軌道上的鐳射站可以在戰時被緊急徵用,並且能迅速調整成為鐳射武器打擊在軌道上執行的衛星。
鄭濤補充道:“這個方案想要順利推進到實際應用層面,還得需要聯合國和平利用外空委員會等國際組織進行協調溝通,要促使各國達成框架性的協議,因此如何在各大國家之間建立互信機制,使和平目的的太空垃圾處理工作能夠展開,是擺在面前的一個攔路虎。”
羅晟點頭道:“嗯,考慮挺全面的,但是多慮了。不僅僅是鐳射器,所有能夠清理太空垃圾的航天器在能力都是具備用於攻擊其他國家正常工作的衛星的能力,不然你以為現在各大航天強國都在太空垃圾處理上大筆投入呢?以清理太空垃圾的名義發展軌道高空武器是不是很妙?”
“呃……”鄭濤一聽原以為自己在第五層,這才發現原來是在第三層,草率了草率了,政治意識還是有待提高。
難怪在十年前開始,世界各大航天強國都在針對太空垃圾清理就展現了極大的熱度,包括現在已經與星箭國際建立合作的英國薩里大學的RemoveDebris專案,北美的一些太空垃圾處理專案。
也包括國內在五年前就發射升空了代號為“遨龍一號”的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
太空垃圾是環繞地球軌道的,按理說有人主動參與太空垃圾清理是巴不得的事情,一人搞定大家的威脅都能解除,何樂不為?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世界各大航天強國並沒有“佔便宜”的意思,而是都在搞自己的太空垃圾處理方案。
答案顯而易見,就是因為具備太空武器的屬性。
你要是沒有,那以後你發射上去的衛星就可能真的成為垃圾了。
羅晟:“這個問題不用過多糾結,反而是因為具備武器屬性更要推進,反正都在搞,就當是技術儲備也得搞。”
鄭濤:“明白了,我去安排。”
羅晟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是恰恰相反,鄭濤他們覺得是難辦的事情,但羅晟覺得是個好事情,反正阻止不了大家都在搞競賽以求相互制衡。
搞競賽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各方都會推高成本,長此以往會越來越不划算,得民用化。
那麼星箭國際為了天梯的安全免遭太空垃圾的威脅是需要花不少的價錢來清理太空垃圾的,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老美完全可以不管,反正梯子是華國人的,對其損失和風險最大。
但是隨著搞競賽,能夠提供太空垃圾處理解決方案的機構多了,就給了星箭國際貨比三家的能力,從而獲得國際定價權。
軌道鐳射站處理方案是肯定要推進的,在未來的太空垃圾處理方面有著難以替代的地位,最終會成為主流,只待技術的不斷發展。
但就目前而言,以“遨龍一號”或薩里大學的RemoveDebris專案這種主動抓取太空垃圾後帶離軌道,是比較成熟的太空垃圾處理方法。
在清除過程中,清理太空垃圾的航天器首先根據地面設施對太空垃圾的資料監測調整自己的軌道,接近到距離目標幾公里的位置,再利用自身搭載的鐳射雷達、紅外相機等檢測裝置確認目標狀態,進一步接近到距離目標幾十米的地方。
在向太空垃圾下手之前,還要使用光學相機等裝置對目標進行巡視,確認捕獲點後,再接近捕獲太空垃圾。
之後,清理太空垃圾的航天器將之泊入大氣層焚燬,從而完成清理。
……
五天過後,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