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晟錄製的這段號召影片隨同公開專案徵集戰略一併透過星箭國際對外發表出去,這是公司在曝光“天梯工程”以來最為重磅的訊息了。
要知道,在過去短短的一週時間裡,天梯工程的公開在全球資本市場引發了軒然大波,人人都處於恐慌的情況,而星箭國際都沒有出來發聲過。
訊息一披露,《環球時報》便在第一時間對此發表評論:“星箭國際這一系列的舉措,或許應該是全球各國積極效仿的太空發展模式。”
羅晟在當今的強大影響力自然是不用過多贅述,他的這條影片號召一經發布便在社會各界引發轟動。
尤其是商界和學術界,全球各大高校院所無不關注,因為涉及面實在是太廣了,不是侷限於某一個專業、某一個領域,而是多領域合力的一個系統工程。
最關鍵的是6500億美元這個數字閃瞎了無數人的眼睛。
……
“公開專案徵集戰略對外發布,真可謂是四方雲動,無不想從中分一杯羹,這裡面怕是有一多半都是想來騙補貼、套專案的。”
說這句話的人是星箭國際的二把手鄭濤,今天是訊息釋出的第三天,他正在羅晟在星箭國際的CEO辦公室裡商量著這件事情。
不少涉及到前沿領域的公司,無論是成立已久的,還是初創階段的,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創業公司,都在分析自己所運營的業務能不能有機會參與到其中。
要是能夠得到星箭國際的青睞,拿到了其中一個標的,絕對是原地起飛,沒有不上心的了。
不僅僅商業公司,也包括來自全球的第三方科研機構,尤其是缺經費的研究機構。
也包括一些有夢想的民間個人。
羅晟聽到鄭濤這話,愜意的說:“自信點,一多半太少了,至少70%都是奔著薅咱們的羊毛來的,國內最多國外也肯定不少。”
鄭濤:“呃……這個問題確實要十分上心才行。”
投機成風、薅羊毛、騙補貼、套專案,這樣的人不勝列舉,他們想的不是認認真真的做事業,而是如何套利。
就在星箭國際釋出公開專案徵集戰略之後,沒有任何意外的被一批羊毛黨給盯上了,相關企業或機構已經開始扎堆成立或在成立的路上了。
這和當年羅晟要打造國產半導體全產業鏈的大戰略遇到的情況基本上市一模一樣,那個時候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竟然新成立了六千多家半導體產業相關的公司,這裡面能打的有5%都要謝天謝地了。
而剩下的都是想騙補貼、套專案的各路牛鬼蛇神,簡直就是群魔亂舞,當時在一線負責的姚建鴻在那個時候有多心累,羅晟其實是理解他的。
那個時候就連一些煤炭公司,煤老闆都跟著成立了一個積體電路部門,嚷嚷著要研發晶片。
這不明擺著薅你羊毛來的,可把姚總給氣的不輕。
甚至你說一家挖沙子的公司說要研發晶片姚總都能忍,好說歹說晶片也是從沙子變來的,也能強行扯上一點關聯概念什麼的。
但是挖煤的要搞晶片是什麼鬼?
這個是絕對不能忍。
顯而易見,這就是想套專案、騙資金補貼的投機分子,包括蔚藍純電汽車的新能源車戰略、還有國家級的其它戰略扶持等等,都催生了這群騙補套利的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