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點,還是億點?
這就超出了羅晟的預想範疇了,愣了兩秒反應過來之後哭笑不得:“我說能不要都這麼盲目啊,不好,我壓力山大的。”
其實吧,這也不能怨國家也迷信,因為實在是太香了。
國資份額在晟峰資本這裡十多年下來佔比35%了,途中有所減少但整體上是在緩步增加的,按現在的資管規模也就是20萬億元人民幣屬於國資。
不但國家重視的戰略產業扶起來了,還收益翻倍,社保支出都是錢啊,極大的緩解了財政壓力,豈能不香?
要知道,國資辦最開始把錢甩到晟峰資本這裡來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指望會實現收益翻倍,是奔著扶持半導體全產業鏈來的,覺得羅晟能夠搞出名堂來,只要產業發展起來不被國外卡脖子了就是勝利,投進去的資金都是算沉沒成本去的。
結果未曾想到成本沒有沉沒掉不說還翻倍溢價,香不香?香的不要不要的。
這些年下來,國資其實也賣了一些晟峰資本的份額用於社保等公共福利支出,當然是繞過晟峰資本走SF主連,因為有的是人願意接盤。
至於這天梯工程,羅晟把這個專案申報上去的那一刻,鍾元宏的確是嚇傻了,但上面一看,確認羅晟真的要玩這麼大,當天就做出了決斷,那就全力全面支援。
因為理由很簡單,在國家層面看必定立於不敗之地。
若是天梯成功那是不得了,若是失敗了全球投資者原地爆炸,但這項工程帶動整個經濟大迴圈的紅利是會穩穩地保留在華夏大地,以及天梯工程所輻射到的各大產業。
地表上蓋的廠房、裝置是不會憑空消失的。
換言之,梯子成功了全體起飛,這是最好的結果;梯子失敗了,涼透的屍體會成為最肥沃的原料滋養整個華國製造業和經濟大迴圈。
在國家層面而言這是不可能輸,最壞的結果也是立於不敗之地,那沒有不支援的道理。
羅晟對天梯工程能夠過審信心十足也是基於此,畢竟於國而言是百利無一害的,只是國家對這個梯子造成功的信心比他預想的要大,這倒是沒有料到的。
不過顯然是好事兒。
羅晟也是直截了當的問道:“國資打算投多少?”
鍾元宏伸出五指:“額外再投五萬億元!”
“五萬個億?”
羅晟一聽這個數,琢磨了片刻補充道:“恕我直言,國家現在應該拿不出這麼多錢的吧?”
他可是知道太陽風暴應防預算資金的那20萬億都是好不容易東拼西湊給擠出來的,這個節骨眼上不可能在額外撥款5萬億出來。
除非開閘大發滔天洪水。
果不其然,鍾元宏說道:“只能超發貨幣印鈔解決了,對外披露是列入40萬億新基建戰略清單中,天梯工程專案完全符合新基建標準,甚至超標了。”
翹著二郎腿的羅晟託思沉聲道:“天梯工程帶來的產能輸出倒是可以承接這次大洪水,上頭的賬本是算的明明白白啊,這筆資金我可以接下來,但還是得按老辦法來推進,梯子的運營權必須是我來主導,天梯工程的名義歸屬星箭國際運營管理。”
鍾元宏笑道:“哈哈,當然是老樣子,就跟晟峰資本一樣,反正國資辦要佔梯子25~30%左右的份額。”
天梯工程是個全球資本聯合支援的超級世紀工程,在利益分配方面也不存在個人佔股,全都是機構成分組成,這裡面的利益如犬牙交錯,極其複雜。
大致上國資方面是第一大股東了,算上這5萬億投進去所佔比例增加到28.5%、羅晟家族基金7.5%、藍星科技和蔚藍海岸分別是4.5%,國內各大投資機構分享10%,全球資本投資機構佔45%。
只有國資和羅晟旗下的幾家核心公司有直接介入資金的特權,而國內外的資本機構的資金介入方式並非直接介入星箭國際,而是走晟峰資本這條通道來進行投資。
反正不管走那種方式,投資者都沒有投票權的,倒也無所謂,只要能帶來利潤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