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總,就是它了。一款可定製的多座多功能全自動駕駛無人電車,具備酒店、餐車、物流和流動醫院等多用途結合。”
“其功能設計與我們的自動駕駛平相結合,並且可以透過智慧手機APP來操作實現,當然也可以授權給大白,吩咐大白就可以了,不過團隊內部還在開發中,目前暫不支援大白託管。”
此刻,羅晟等人都打量著停在面前的這款原型車,從外觀上來看採用了非常科幻的設計風格,白色的車殼搭配了大面積的玻璃,採用了廂式車廂,看上去就像是一塊白色的麵包。
有點略萌的麵包車,但設計非常具有未來感,而且沒有車頭和車尾的說法,因為全電驅動和無人駕駛。
羅晟進入車內看了看,跟進來的丁平打量了一番不由得得點頭道:“不論是顏色搭配,還是地板,內部裝飾,座椅等等,都頗為人性化。”
隨行的技術總監笑道:“這款概念車應該稱之為‘具備全自動駕駛能力的多功能電動底盤’,因為我們設計這款車的主打功能是透過可更換與底盤相接的車艙,所以它才被設計成廂式車廂結構,目的是為了能夠調換不同功能的車廂來實現功能用途的改變。”
羅晟說道:“比如?”
他並不瞭解,因為並沒有參與到這款無人駕駛汽車的設計開發中來,但關鍵技術是離不開羅晟的,那就是最為核心的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
技術總監逐一介紹道:
“比如,給它裝上貨架艙,那它就是一輛移動無人售貨機了;裝上公務艙,那這就是一個移動的辦公空間;裝上一個空艙,那這就是一輛無人貨運小卡車,可以扮演移動餐飲車、快點運送車等等……”
“車身長度可以在5米至8米進行調整,輪胎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採用4個或者8個的佈局。”
此刻,羅晟所在的車廂是出行專用車艙,有7個座位,若是加上站著的空間,做多可以乘坐20個人。
羅晟坐在側座的位置,旁邊是一個控制檯面板,可以手動規劃路線,也可以語音輸入,還可以透過手機APP來完成。
“嗯……”
羅晟滿意的點點頭:“非常不錯的設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的生活由不同的‘場景’連線而成,例如自己的公寓、公司辦公室、公司樓下的餐飲店或者便利店,家裡附近的小公園或者健身房之類的,週末聚會的餐廳或者商場,以及附近的電影院或酒吧等等等等……”
“而連線這些‘場景’的往往是車,但與其說是車,不如說是一個移動平臺,未來的車,除了‘運人’還有‘運物’以外,或許還可以‘運場景’的吧。不錯不錯,這款無人車和大白有這巨大的聯動效應。”
運場景?
大BOSS說的話就是有逼格啊,不愧是科技大佬,明明就是那麼回事兒,改一個名詞一下子檔次就莫名的上去了。
羅晟連連點頭讚道:“嗯……標準化、可定製化、個性化、多功能用途。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清潔、互連、安全和節能的移動出行,可以滿足各種出行運輸需求。不錯,非常不錯,記得車艙成本要降低,儘可能的降低,這樣顧客才能定製更多樣式的個性化車艙,充分體現出它的競爭優勢。”
“試想一下,當你上車以後,它會問你喜歡什麼的乘坐和駕駛風格?需要搭配什麼樣的音效?也許每個人買的是同一輛車,卻可以定製完全不同的服務,從而產生不同的應用場景,隨時都可以更換風格。”
“有的是賽車戰鬥風、有的是總統座駕舒適風、有的可以成為自己的購物籃、有的可以是自己的私人廚房等諸各類場景,但這一切都基於對於客戶資料的精準掌握和應用,藍星科技有的是資料,可以提供支援,汽車的未來或許將由這款車型而重新構築一個全新的生態體系和全新的生活方式。”
……
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