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看好的,投資者當然更加青睞了,等於幫助他們過了一道篩選。
“去那邊看看。”
丁賢對跟著他的秘書助理說了句便朝著醫療器械展區走去。
不一會兒,兩人來到了一處人氣非常不錯的展區,除了一些科技愛好者遊客,不少穿著西裝的所謂精英人士也有不少,他們基本上要麼是業界從業者,要麼就是VC人士,該展區是一家由蔚藍海岸戰略投資的一家初創公司——宏瑞醫療。
創始人是叫趙瑜、陸正陽兩個年輕人,都是三十歲左右的年輕博士,他們都是畢業於北美萊斯大學,在校期間分屬於同一實驗室,後來兩人決定回國創業。
本來他們是不想回國創業的,國外的環境更好一些,但最終促使他們回國創業的一個最大的因素便是國內有一個叫羅晟的科技大咖,有一家叫蔚藍海岸的科技公司,有一個叫晟峰資本的投資機構。
相比較其它機構或者創業環境,羅晟及其旗下的機構是真的在不停的在科技領域投入,而不是圈錢,是真的在不斷的砸錢。
這給了他們兩人巨大的信心,事實上蔚藍海岸、晟峰資本都沒有讓他們的期望落空,趙瑜親自找到了晟峰資本的人,結果他的故事講到一半的時候,當天就拿到了4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
去年,趙瑜、陸正陽兩人以他們聯合創辦的宏瑞醫療公司的名義一同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其最新的奈米醫學研究成果。
也就是今天他們在博覽會上宣稱的一款能夠殺死癌細胞的奈米機器人。
此刻,丁賢站在人群中默默的看著來到這裡做自家產品宣傳的陸正陽介紹他們的成果。
“我公司研發的這一奈米機器人的身長只有人類頭髮絲直徑的五萬分之一,它能夠透過光照的方式來驅動,以每秒300萬次的高速自旋轉鑽入提前做好蛋白質標記的指定癌細胞中,從而在癌細胞的內部翻江倒海。只需要一到三分鐘的時間即可在物理上徹底殺死癌細胞。”
陸正陽的介紹無疑引起了在場眾多人士的詫異,大多數人在聽到他這麼一說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所謂的奈米機器人當然是用肉眼看不到的,陸正陽在自家的展區內也是透過播放實驗室裡的錄影,一些微觀顯示圖片等展示出來。
在場的一位業內人士不禁說道:“真要如你說的那樣,即便是已經具備超強抗藥性的癌細胞也經不住這種折騰啊,那這種奈米機器人的驅核心又是什麼?”
面對業內人士的詢問,陸正陽微笑的欣然解釋:“充當這一奈米機器人‘發動機’的驅動核心結構是一種我們稱之為‘三合鏈’的類似於轉子的‘原子鏈’。由奈米級的顆粒製成,能夠在凹凸不平的原子表面上自由前行,靠的就是‘三合鏈’這一‘驅動軸’來完成。”
在場的非專業的路人吃瓜群眾只能是一股不明覺厲的感覺。
宏瑞醫療成立於2015年初,這一年微型分子機器概念還沒有普及,到了2016年這個領域才有人獲得諾獎,隨後才開始普及開來。
趙瑜和陸正陽兩人在2014年的時候就已經萌生了運用分子機器原理研製奈米機器人的想法了,也正是因為這一契機,他們兩個方才相互結識,志同道合的事業讓他們決定共同創業,期望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在微型分子機器領域有所成就。
這才有了宏瑞醫療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