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流逝,2018年一季報披露的時間如期而至,各大上市公司的Q1財報相繼釋出。
藍星科技也例行披露了公司的財務審計報表,一季度全球總營901.5億美元,也是首次單個季度營收突破900億美元整數關口,創下了21.18%的環比增長率,淨利潤179億美元,淨利潤為19.86%。
遠超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業績報表,助推藍星科技的市值首次衝到了2.5萬億美元大關,再次創造了歷史。
而與之一併創造歷史的,還有納斯達克指數,也跟著一併衝到了1萬點整數關口之上,“BANG+”指數概念裡面的幾大科技巨頭如藍星科技、亞馬遜、微軟等企業都在納斯達克上市,佔了極大的權重。
現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要藍星科技的股價崩了,科技股就得跟著崩,然後妥妥的把納指拉下水一起崩,反之亦是如此。
儘管在年初的時候砸了個深“V”走勢,但總體來講老美的股市在過去十年來是牛市行情,股市屢創新高。
但股市的繁榮的背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是北美經濟嚴重脫實向虛的一種映照,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往往實體經濟上行的時候,股市大跌;實體經濟下行的時候,股市大漲。
很多人都嘗試用經濟學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最後還不如村口大樹底下乘涼的大爺說的透徹:經濟好的時候都出去打工工作,經濟不好的時候才會聚在村口賭博。
老美的股市繁榮不斷,屢創新高,但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卻愈發式微,也難怪懂寶寶上線就大喊製造業回流了。
到了今年四月底,北美資本市場再度興奮了,一家新興巨無霸級別的科技公司要在本月趕赴紐交所IPO上市,赫然便是蔚藍海岸旗下子公司,即可見光無線通訊技術研發公司PureLiFi,這家公司成立六年時間,投奔羅晟之後迎來閃電式崛起。
誰也沒有想到不受毆洲資本待見的PureLiFi公司會成長到今天如此龐大的規模,毆洲的資本家大腿已經掐斷N次了,羅晟基本屬於躺贏系列。
這個月的科技界,PureLiFi創始人海蘭德·哈斯可謂是意氣風發,風頭一時無兩,如果有那就只能加上羅晟了。
2018年4月27日週五,PureLiFi公司於當天萬眾矚目之下正式IPO首發上市,上市主機板為紐約證券交易所,證券程式碼LIFI。
首發價格為67美元,首發3.17億股,首發募資總額212億美元,其IPO規模在過去的五年裡僅次於阿里,也是本年度IPO規模最大的一次募資行動。
首發主承銷商分別是恆鑫國際投行、花旗全球市場、瑞士信貸證券、德意志銀行、摩根證券。
PureLiFi公司上市首日便暴漲48%,市值超2600億美元,成為美股市場第10大上市公司,僅次於鎂國銀行。
創始人海蘭德·哈斯的名義身價也因此達到了468億美元,躋身進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9名。
紐交所非常果斷的吧PureLiFi公司列入了“BANG+”指數概念中,這一籃子股票裡面的公司,都是全球知名的跨國科技巨頭,規模體量的准入門檻是在2000億美元市值,裡面的任何一家公司在其所處的行業,無論是從規模而言,還是從影響力而言,都是絕對龍頭級別的存在。
“BANG+”指數推出來之後,深受價值投資者的喜愛,優秀的科技公司本來就賺錢,成長性也高,尤其是在PureLiFi公司加入這個俱樂部之後,該公司的成長性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最高的了,“BANG+”指數也更有上升潛力。
絕大多數投資者一致認為PureLiFi公司的未來必定是一家能夠達到5000億美元體量的科技巨頭,這意味著它的未來不需要等多久就能實現股價翻倍。
……
在各大媒體和資本市場都聚焦在PureLiFi公司的時候,萊爾二進位制公司已經生產出了首批蜂群無人機一共1244架,並在本月交付給了伍角大樓。
“BOSS,一家叫做地平線安全公司的人來訪,他們想要採購一批蜂群無人機,希望儘快下單。”
加州門羅帕克,馬庫斯·萊爾的助手進入他的辦公室彙報了此事。
事實上,他早就知道了這件事情,也知道地平線安全公司的掌門人也是為同一個主人效力,畢竟都是聯網的,一塊輔助主人羅晟運營地球OL。.
馬庫斯·萊爾卻裝作不知道的問道:“他們要多少?”
助手回答:“1.22億美元。”
馬庫斯·萊爾再問道:“這家公司的資料查清楚了沒有?符合採購要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