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科技之全球壟斷> 第449章【創市值神話,1萬億美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9章【創市值神話,1萬億美元!】 (1 / 2)

在海上逗留了近兩個小時,羅晟也終於乘坐他的私人遊艇靠港回到陸地,不過港口附近已經擠滿了記者,目測大概有一百多位。

“羅先生,能否透漏一下‘鯤鵬’海底資料中心的最新進展?”

“羅總,海底資料中心與陸地資料中心有什麼差異?為什麼貴公司要把資料中心沉入海底?”

“羅先生……”

此時此刻,這群記者嘰嘰喳喳的問個不停,鏡頭對準了被幾個貼身保鏢護佑著的羅晟,瘋狂的按動著相機的快門。

值得一提的是,“鯤鵬計劃”專案在透過論證階段,開始一期實驗專案的時候就已經公開了。

因為要招募更多的人才。

這時,羅晟面對眼前這群停下了腳步,在場的媒體記者頓時把手裡的麥克風遞來,不過在身材魁梧、面癱臉的幾名保鏢面前,記者們還是識趣的與羅晟保持距離。

過了一會兒,羅晟臨時接受採訪並回答道:“不管是陸上的資料中心,還是海底的資料中心,我們的工程師透過研究發現,空氣和水之間都會有溫度交換,全球90%增加的熱量最終都會進入海洋。所以我們認為還不如在海底建立一個高效能的資料中心,而不是我們在陸地上建立的低效能的資料中心,因為它們散發的熱量間接的也會進入海洋。”

“另外,淡水資源也是稀缺資源,如果在現代化的大樓進行資料中心建設,則需要消耗淡水資源來進行冷卻。藍星科技目前已經初步擁有全球互通互聯的資料中心網路,對於客戶而言,資料儲存在哪裡沒有區別,目前有很多資料中心都在偏遠、嚴寒或酷熱地區,而海底資料中心,只是資料中心的另一種形式而已。”

“再者,利用海洋、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為資料中心提供電力是藍星科技雲端計算部門的一大願景,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不但可以讓資料中心實現能源自給自足,並且在電力供應上面不會受到地域和能源供應的限制,這樣的話即便部署地區電力供應情況不穩定也不需要昂貴的備用發電機來提供電力。”

“我們會根據客戶需求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快速部署資料中心,藍星科技長期以來一直在倡議嘗試探索資料中心和可再生能源的結合,以簡化和加速雲端計算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我們希望在其中發揮領航者角色應有的作用。”

見羅晟停下發言,現場的記者連忙追問道:“它對我們的生活會帶來哪些改變?”

聞言,羅晟說道:“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無處不在的網際網路,而這其中資料中心便是其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藍星科技的星雲StarCloud,亞馬遜的AWS、阿里雲等一眾網際網路公司所大力宣傳的雲端計算就是基於分部在全球各地的資料中心。”

“不僅僅是雲平臺,它也是人工智慧的技術基礎之一,人工智慧技術需要的機器學習模型等資料都被儲存在一個個資料中心裡面,我們使用的支付資料、交易資料都被這一個個資料中心所記錄著。”

“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離海岸200公里以內的區域,我們之所以將資料中心部署在沿海城市附近海域,主要是為了減少資料中心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這樣可以為沿海居民帶來更好的網路體驗,並且在人口聚集地可以有效緩解對雲端計算基礎設施的需求以及提高效率。”

記者:“請問藍星科技的海底資料中心什麼時候可以投入市場使用?”

羅晟:“目前我們還沒有將海底資料中心投入使用的商業計劃,更多問題可以去採訪藍星科技雲端計算和企業部門雲基礎架構戰略總經理陸琦先生。”

記者們一聽內心狂翻白眼,陸琦大佬比你世界首富巨佬都還能宅。

基本不出來露面,怎麼採訪?

其實還是羅晟能宅一些,陸琦全面掌舵藍星科技集團最關鍵的星雲StarCloud,麾下統御的工程師就已經過3萬了。

大忙人一個,還是個工作狂人。

隨著公司大戰略鋪開,陸琦也是忙的不可開交,踏踏實實做實事的人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在上媒體平臺吹牛皮?

儘管這群記者在接下來一路跟隨,嘰嘰喳喳的問個不停,但羅晟拒絕接受回答任何問題,並且在保鏢團隊的開路之下進入了自己的專車座駕。

隨著羅晟的車隊驅馳遠去,這群記者也都自然而然的散了。

不過也不錯了,至少這次羅晟鮮有的接受了這麼一個臨時的採訪,而且獲得有用的資訊是,藍星科技的海底資料中心還沒有到進入商用階段。

這還是羅晟親口說的。

國際友商們聽到了多半也會鬆了口氣,當然,這並不會放緩他們的團隊在海底資料中心的課題研究。

萬一羅晟是在媒體面前放煙霧彈呢?

……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1月下旬。

科技綜合體大廈,偌大的室內泳池,羅晟與安青雪妹紙進行一番切磋交流剛剛結束不久,妹紙正在泳池裡幸福快樂的嬉戲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