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眾人終於逐漸回過神來。
與會的一位智庫研究員認真的說道:“羅先生,僅僅靠電力人民幣體系應該不足以競爭得過石油美元體系,石油不僅僅是體現於汽油,更是化工原料,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大宗商品資源。”
羅晟笑道:“我知道,僅僅靠電力資源結算人民幣肯定是無法取代石油美元體系的,但實現這一戰略至少可以拿到世界25~30%左右的貨幣結算份額,可以讓人民幣成為僅次於美元的國際結算貨幣,這已經開始動搖美元霸權的核心根基了。”
聽的這話,與會的眾人也不由得心頭火熱了起來。
這可是做夢都想要實現的事情啊。
領導說道:“羅晟同志,從你剛剛的表述來看,我可不可以理解為關鍵點在於高科技?”
羅晟十分肯定的點頭:“對,這是一場以創新科技驅動變革迎來拐點的戰略,也是第四次科技大革命的開端,第一次技術革命我們沒跟,付出了近代百年屈辱史的慘痛代價;第二次嘗試了但沒成功,落後就要捱打,第三次網際網路資訊科技我們跟上了,今天我們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下一次科技大革命我們不要當跟隨著,而是領航者。”
領導言簡意賅的再度詢問:“技術攻關問題,成功的把握有多少?如果能成功,大概要多長時間?”
羅晟想了想,然後說道:“技術攻克問題我有95以上%的機率,時間跨度在十五年以內,大致分三個週期,一個週期五年計劃。”
他其實有100%把握的,但話不說滿,是不做絕是他的風格。
不過即便如此,與會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劉總經理看向羅晟驚訝道:“這麼有把握?”
羅晟不言,但用肯定的目光點頭予以回應。
這是一個極具野心的宏偉計劃,在與會的眾人眼裡彷彿是個天方夜譚的想法,實現起來簡直難如登天,羅晟雖然是計劃的倡議者,此次首都之行的目的就是需要戰略佈局和各種助力,僅靠他一己之力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
這時,與會的一位智庫分析師凝重的說道:“恐怕戰略大環境不允許,國家整體戰略是韜光養晦,這樣明目張膽的挑戰美元霸權的計劃,恐怕見光就死,甚至胎死腹中,難啊。”
其它智庫研究員也都緩緩點頭表示認同這個說法。
羅晟說道:“韜也韜不了幾年了,最多還有五年左右的時間,這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可觀現實,因為我們的塊頭上去了,去年的經濟規模就已經超過了日本,並且製造業規模也超越北美成為世界第一,藏不住的。”
說到這裡,羅晟話鋒一轉:“不過這個戰略仍然有著巨大的欺騙性,我做新能源電動車,沒人會想到賣車的公司會實際上是想賣電,更不會想到賣電是奔著貨幣結算的最終目的去的,老美想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需要不少年才能醒悟,等他們醒悟過來的那一刻已經錯過了遏制的最佳時間視窗了。”
眾人緩緩點頭。
片刻,與會的大領導笑道:“羅晟同志,看來你是做足了功課,那麼你應該有具體的戰略計劃了吧?不妨說來聽聽。”
羅晟點了下頭,在心裡組織好了要說的話便有條不紊的發言道:“第一步,合資成立新能源車企品牌,我個人出資、蔚藍海岸出資、國資辦出資以及外資,全球戰略目標引進外資非常關鍵,比重不宜過多但必不可少;第二步推出產品,把老美那邊的特斯拉打垮,並在傳統汽車行業撕開個缺口,完成崛起;第三步推出無人駕駛系統的同時,拉攏傳統海內外車企完成新能源車轉型奠定大局。”
“當然,這裡面牽涉到龐大的能源消耗,需要更龐大更廉價的電力能源,這是技術問題,我們需要開發廉價的新能源技術,同時國家電網在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也該大舉發力全球組網的戰略目標。”說到這裡的羅晟不由得看向了柳總經理,後者也默默的點了點頭。
具體的內容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楚的,這個計劃太過於宏大,時間週期也誇了十年以上。
即便是簡單的概述,這次內部的閉門研討會議也持續了三個多小時。
會議結束之後,羅晟在首都這邊留宿一晚便搭乘航班返回蘇城總部,接下來就是等訊息了。
而他的倡議也在第一時間送了上去,這一戰略計劃太龐大了,也關乎重大。
上面的訊息下來的比羅晟預料中要快得多,一週之後一份保密批文就交付到了羅晟的手裡。
同意了!
……
1月中下旬,科技綜合體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