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科技,執行副總裁辦公室。
“好的羅總,明白了,嗯。”張博文結束了通話,把座機電話放回去,背靠老闆椅不禁感慨萬千。
昨天藍星科技向外披露了發行85億美元企業債券的訊息,在業內引發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媒體也不出意外的炸鍋了,同時也撬動了華爾街的金融資本紛至沓來。
張博文剛剛的通話是與羅晟進行的,老張這才知道高盛的人昨天直接打給了頂頭上司,並且很快就談成了一筆債務合作。
高盛集團雖然臭名昭著,但不可否認的是隻要你自身足夠的硬,有膽魄和自信,與這樣的資本大鱷合作是非常給力的,好處是多多的,如果你自己不夠鋼,那鐵定會被高盛吃的骨頭渣都不剩。
“張總,怎麼樣了?”
辦公室裡,老張的助手好奇的問了一句。
張博文點了下頭,說道:“羅總在兩個小時之前和高盛的人談成了38.45億美元的企業債券,高盛一家吃下了。”
老張的助手愕然震驚道:“真的是38.45億美元而不是人民幣?高盛不是在第二季度中期階段都在哭窮要破產,喊話北美當局救命嗎?現在怎麼突然冒出這麼多閒錢?”
聞言,張博文哼聲咧嘴一笑,淡淡的道:“你以為現在次貸危機爆發,華爾街如臨大敵,那些大投行個個自身難保?如果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不僅高盛現在有錢,其它資本財團都很有錢。世界很混亂,真正有錢的都在哭窮,而真正沒錢的公司都硬裝自己資金沒問題,已經貸款了,但他們不是真的想打腫臉充胖子,而是你爆出資金危機會失去客戶,更加惡性迴圈……”
北美當局肯定是希望這些大銀行、投行積極的去救市,這些銀行非常想要拿到大量的資金,但是對於北美當局非常警惕,亨利·鮑爾森把華爾街各大銀行家的掌門人召集起來開會,要求大家出錢救市。
這些大資本家們第一直覺就是非常警惕,尤其是對於北美當局意圖干預他們的運營這一點極度抗拒,當局者干預商業運營這種事情在北美那邊是非常嚴重的,北美當局也沒轍,甚至都不能以行政的名義要求一家企業破產,因為這是違背老美的憲法。
此次藍星科技集團對外發債,華爾街突然就有閒錢了,不拿出來救市,反而去買藍星科技集團的企業債券,這讓北美當局和很多貸不到款的企業非常不爽,可也無可奈何,因為你沒法干預啊,也沒什麼好解釋的,解釋就是自由市場行為。
此次高盛、JP摩根都很有“閒錢”,僅這兩家華爾街的金融巨頭集團就拿下了70%,剩下的由其他的公募基金、私人基金賬戶完成了認購。
這85億美元的企業債券很快就被搶光,而且是第一梯隊的金融機構就全拿下了,次一級梯隊都撈不到,至於散戶想要賣到這種3A級債券那隻能洗洗睡,夢裡啥都有。
對於外人來說,這就跟送錢沒有任何區別,就好比是我給你100億美元,五年後你還我150億美元左右的本息總款,而且穩賺不賠。
幾乎是零風險,收益卻爆炸,在眼下的經濟環境之下,藍星科技集團竟然沒有負資產,本身就有上百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作為一家集團巨頭這是非常驚人的,根本就不用擔心藍星科技的償還能力,這筆3A級企業債券和那些房貸抵押債券是一個天一個地的差距。
不過藍星科技發債這件事情,在業界和媒體界卻是鬧的沸沸揚揚,網上也是議論紛紛。
“這個冬天比預想中的要冷啊,連藍星科技這麼有錢的公司都在大肆發債借錢。”
“估計藍星科技的資金鍊出問題了,搞不好很多業務都是應收賬款,現在的經濟環境,大量的企業都在接連倒閉。”
“樓上的老哥們都是怎麼想的呢?也太單純了吧,如果真的是資金鍊出問題那應該是公開募股才對,再一個不是說藍星科技現在還有一百多億美元的賬面現金麼。所以借錢肯定有其它原因,但絕對不是資金鍊出問題的原因,這些大集團的騷操作一個比一個秀,不要想的太簡單了。”
“額……”
“搞不懂這些大公司的操作,那麼有錢了還借這麼多錢,利息高的嚇死人。”
“85億美元,全部境外發行,羅哥不地道啊,估計內地的金融機構眼紅死了,甚至在背後破口大罵,這都還不讓自己人掙錢,非要送給華爾街。”
“那怎麼辦嘛,人家要的是美元,人民幣根本不缺,只能在國內流通,外國人家不認,你要是有美元肯定找你借的啊,這鍋扣給羅總有點冤枉。而且根據上個季度披露的資訊來看,藍星科技集團的資產配置方面,現金有差不多200億左右的人民幣,這些錢只能在國內花,藍星科技的業務海外是重頭,得要大量的富蘭克林進行交易。”
“唉,萬惡的美元霸權!”
“藍星科技這種3A級債券,散戶什麼的就不要想了,看看就好,順帶罵一罵發洩一下就行,看新聞訊息的報道據說基本都是藍星科技創業期間的投資大股東消化掉了,基本上都是華爾街,國內的大機構都不一定能夠認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