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月底,藍星科技與好萊塢各大電影娛樂公司之間漫長的拉鋸戰,包括輿論戰、官司糾紛之類的,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雙方在“富蘭克林從中調和之下”還算是達成了一個比較happy ending,大體上都滿意。
各大電影公司拓寬了電影租賃業務,而藍星科技旗下流媒體線上影片業務也拓寬了內容沉澱。
為了拿下這一萬多部電影的數字版權,藍星科技集團也是下了血本,一口氣砸進去52.8億美元給各大電影公司,整個三月底,媒體都在用頭版頭條競相報道這件事情。
在當下經濟環境一片慘淡的情況之下,無不羨慕藍星科技能夠不眨眼的豪擲數十億美元。
果然是想要變得更強,只有氪金能做到。
不過,這筆投入雖然在外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對於羅晟和藍星科技集團來說,這是值得的,也是必須要砸的錢,網際網路的web2.0時代一定是內容為王的時代。
但這筆合作協議不僅限於此,該服務要求電影公司儘快提供一些流行大片,租賃期滿之後的優先續約權等。
網上已經在熱議,海外的BV影片使用者也是期待著一萬多部電影登陸,毫無疑問BV影片的內容生態在砸下了52.8億美元之後,其豐富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正在踐行著羅晟當初對BV影片網站的終極夢想:
[如果你想找影片,請上BV影片網站上搜尋,如果沒有,那這個世界則沒有你找的影片。]
而這一舉措,也直接讓國內版的藍星影片一夜之間洗白,可以理直氣壯的說網站上可以看的電影都是正版內容的了,其它影片網站則全都是盜版。
開玩笑,除了羅晟之外,其它人哪來幾十億美元買版權授權?把底褲當了都出不了這麼多錢,別說幾十億美元,幾十億軟妹幣都拿不出來。
玩流媒體線上影片業務,能夠玩出名堂來的,哪一個不是背靠實力雄厚的大公司?BluestarVideo之於藍星科技、GoogleVideo之於谷歌、Yahoo!Video之於雅虎等等。
不背靠大集團,想玩的大一點燒錢燒不起,要麼就是小打小鬧。
這也是為什麼滕訊至今為止都遲遲不肯進入線上影片業務的原因之一,因為利潤還支撐不了這麼誇張的燒錢速度,目前為止國內網際網路四巨頭“LBAT”就只有藍星科技在玩。
其它的影片網站,什麼優酷、土豆之類的,目前都是靠VC融資在續命。
……
4月初,藍星科技集團旗下線上影片業務國際版BluestarVideo的掌門人查德·赫利來到了母公司參加會議。
“拿下了數字版權,這次升級是BV影片網正在進行的大範圍改變的一部分。透過這次大改版,BV影片網將把關注點從家庭製作影片拓寬到專業電影娛樂內容,並且兼顧為迎接網際網路電視興起做好準備,我們決定拓寬新服務與有線電視公司的影片點播服務競爭。”
查德·赫利正在會議室上發言,他一說完,坐在首席位置的羅晟片刻之後言簡意賅的說了一句:“Good。”
而查德·赫利繼續望著羅晟繼續說道:“公司實行的租賃的電影也將同時以DVD形式進行銷售,這樣的方案可以讓BV影片網的服務與Netflix的影片點播服務顯著不同,後者允許使用者以包月的形勢觀看數量不限的電影,但大部分都是老電影,我們不選擇包月這一模式。”
羅晟點點頭,贊同查德·赫利對BV影片網的運營方案,包月這個確實不需要用到國際版上,但國內版今後倒是可以用到。
過了片刻,羅晟發言道:“BV影片網站的關注點還是要放在廣告收入上面,去年扣除內容製作者的報酬後,不算其它支出,公司的淨營收約為5.44美元,這是個不錯的資料,我們沒有對外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