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仍舊在持續,張博文看向了羅晟:“羅總,是不是要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來獨立運營大資料、雲端計算服務板塊?”
羅晟搖頭說道:“這個不用,直接由母公司來做,現有的幾大子公司將來都會需要大量的資料資源,這個可以由母公司來整合分發,最佳化資源配置,今後母公司的核心業務就是大資料、雲端計算服務。”
張博文點了點頭,片刻之後不禁笑道:“看來羅總早就已經著手佈置了,此次IPO融資的56億美元,帶回國內的只有10億美元,另外46億美元還是離岸海外。”
“公司IPO融資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了在全球範圍內打造資料中心,否則這一次就不會融資這麼多錢,更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融資了。”
羅晟如是說道。
他的邏輯思維非常敏捷,平常說話的語速也很快,但是在今天這場內部高度保密的核心層高管會上,他首次降低了語速也很耐心的為眾人講雲端計算服務。
好在跟著羅晟一起工作也有幾年了,大家都適應了,並且現在在坐在這裡的人能力也不差,差的債這幾年已經被刷下去了。
雖然首次聽到這些概念,但現在,眾人也已經有了清晰的邏輯條理。
羅晟講述的內容,最費勁的一點就是馮毅他們還是容易把資料中心、雲端計算資料中心、大資料三者搞混淆,不知不覺又會把這三者看成是一樣的產品或概念。
在羅晟花費了一個多小時反覆耐心的講解,眾人方才理清了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看上去的確容易混淆,但實際上有著顯著的區別。
資料中心機房是一整套複雜的硬體設施,而云計算是一種資訊公共資源,大資料是在網際網路背景下的應用場景,包括將來的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背景下的應用場景。
而三者的關係又緊密相連而互有交集,各種應用產生巨量資料,需要處理和分析,挖掘其中有價值的資訊。
雲端計算就是一種技術的解決方案,利用這種技術可以解決計算機、儲存、資料庫等一系列IT基礎設施按需構建的需求。
毫無疑問,大資料是雲端計算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而云計算則為大資料處理和資料探勘提供最佳技術解決方案。
但這一切必然需要依託資料中心的存在才能實現落地,資料中心扮演著基礎設施的角色,是雲端計算的根。
而云計算就是資料中心的“葉子”,透過“光合作用”促進資料中心的發展,而資料中心又因此得到壯大,又會反哺雲端計算發展,為其提供堅實的基礎。
這三者分工不同,層面不同,但相互依存,互相促進。
的確有點繞,也難怪會被混淆。
“想要玩轉雲端計算服務,就要做好走上‘氪金’的不歸之路。”羅晟微笑的說道。
“氪金?”
眾人異口同聲,面面相覷,都看出了各自眼裡的疑惑和不解。
羅晟也是愣了一會兒,飛快的反應過來,笑道:“遊戲玩家圈子裡的亞文化詞彙,充錢才能變得更強的意思。簡單說,就是要做好準備超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時間還不會短,還得持續。”
馮毅打趣的說道:“老大,合著管理兩家公司,你還能有空閒時間打遊戲?”
眾人不由得一陣鬨笑。
但顯然有點懷疑,羅晟每天光是會議就不下五六場,有時候一天要開十幾場會。
他不用親歷而為,一般就是做出決策。
可即便做決策那也不是一兩項,而且分了不同的業務板塊,光是拍板做決定說要思考的時間就得花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