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魏雲舟猜測在上輩子永元帝肯定什麼都不知道,這輩子永元帝已經得知廢太子的人存在,至於他知不知道趙楚兩家的存在,他不確定。
“大哥,趙楚兩家的存在,只是我的推測,皇上知不知道,我就不確定了。”等等,之前他跟湯圓一起學《楚朝史記》,難道……
“如果我的猜測沒錯,趙楚兩家早就逃亡外邦,並且早已改名換姓,最重要的是他們這幾十年一直生活在外邦,現在恐怕與外邦人無異,要想找到他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趙楚兩家在外邦的勢力不容小覷,畢竟在外邦經營了幾十年。
“皇上得知廢太子的人存在,一定會查下去,說不定查到了廢太子背後還有人,但不一定知道是趙楚兩家。”這是魏逸文的猜測。
“畢竟趙楚兩家已經改名換姓,皇上很有可能認為廢太子背後的人另有他人,不會想到是趙楚兩家。”也只有他大膽猜測是趙楚兩家。
魏逸文覺得魏雲舟這個猜測很對,微微點頭贊同道:“大齊建國以後,趙楚兩家接連消失,不會有人想到他們還存在,也只有你會猜到他們。”說完,他驚奇地看著魏雲舟,“八弟,你是怎麼想到趙楚兩家的?”
“我方才說了我看了《楚朝史記》才想到的啊,你看廢太子和晉王死了,他們還有兒子和女兒活著,還有殘部勢力,那趙楚兩家怎麼可能沒有幸存的人。”不說趙家,就說楚家,那可是前朝皇室,為了報仇,為了復國,他們怎麼可能不留有後路。
“話是這麼說,但趙楚兩家已經消失幾十年,並且在大齊早已經銷聲匿跡,一般人是不會想到他們的。”魏逸文笑道,“再說很多人看《楚朝史記》,他們也不會想到趙楚兩家還有人活著。”
“因為我是二班的人。”魏雲舟開了個玩笑。
魏逸文被魏雲舟這個玩笑逗樂了,輕笑一聲道:“八弟,你不說,我恐怕永遠都不會想到這件事情裡面還牽扯到趙楚兩家。”
“我之前猜測道魏逸寧的身份和他背後的廢太子的勢力,我心裡就一直有一個疑惑。”
魏逸文好奇地問道:“什麼疑惑?”
“廢太子的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深不可測。大哥你不覺得奇怪麼,廢太子活著的時候,他的勢力有這麼深不可測麼,怎麼他死了,他那些殘部的勢力在十幾年的時間就發展這麼快。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厲害,廢太子當年就不會失敗。”就憑一些殘部勢力能在十幾年裡發展到魏國公府、皇宮、皇子府,甚至還有不少大臣或者勳貴世家的府裡都有他們的人,這未免也太扯了。他當時就懷疑可能有人在背後幫廢太子的人。只不過他那個時候沒有想到是趙楚兩家。
“你這個疑惑非常對。”魏逸文聽了魏雲舟這番分析後,心裡越發佩服他的聰慧和敏銳。
“就在前兩日,我看到趙楚兩家這段歷史,瞬間想到有可能是他們在背後幫助廢太子的人。”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姨娘的海船商隊。
“廢太子的人還沒有徹底找出來,如今又多了趙楚兩家,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原以為他們只需要提防廢太子的人,沒想到他們現在還要警惕趙楚兩家人。廢太子和趙楚這三方勢力,對他們來說,目前只有廢太子的人在明,而趙楚兩家完全隱藏在黑暗裡,因為他們對他們毫無所知。
“只能先盯著魏逸寧身邊的那個小廝了,至於魏逸楓。”提到魏逸楓,魏雲舟的眉頭就皺了起來,神色變得有些嚴肅,“不能盯,他太警覺了,並且他會武功,一旦讓他察覺我們懷疑他的身份,我們就會有危險。”
“我早就看出他故意裝膽小,以為這是他自保的手段,沒想到卻另有深意。”魏逸楓裝膽小怯懦的模樣,也沒有瞞過魏逸文的雙眼,不過魏逸文並沒有當做一回事。這府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也都有自己的算計。為了在這府裡好好地活下去,不得不偽裝自己。
“不過,他為何會在今日暴露自己?”魏逸文說的暴露自己,並不是指魏逸楓與魏逸寧身邊的那個小廝相識一事,而是投壺一事。
“有可能是為了結交勳貴世家子弟。”
“他們不是早就安插眼線在勳貴世家的府裡,還有可能已經派人與勳貴世家的人結識&bp;,何須魏逸楓出面結識?”
“我猜測魏逸楓是他們在明面上的頭領。”魏雲舟若有所思道,“再說,只是靠手下的人去結識勳貴世家是不是分量不夠,但有了魏逸楓這個頭領,就有些分量,更容易博取勳貴世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