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悠閒,眨眼即逝。不覺又是一月過去,此時已經是陽春三月了,溪澗融雪,春暖花開,百鳥齊鳴。
這一個月裡,清風谷表面上風平浪靜,諸位修士也沒感覺到多少異常之處,可暗地裡發生的事可著實不少。
先前與韋綵衣一起前往中土的幾位長老已經回信給清風谷了,韋綵衣口中所承諾的那塊風水寶地的確極好,臨江靠山,位於一處河谷裡,靈氣蔥鬱,比清風谷原處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處地界原本是落雲城的產業,專供一些家中富裕,可資質靈根卻不夠,沒有宗門肯收的修仙子弟修煉所用,當然,落雲城向他們收取的神仙錢可不少。
後來,韋綵衣覺得這樣一塊好山水寶地,僅僅給一群富家閒人,更何況那群人心思也不在修行上,似乎有些糟蹋了,便棄了這一塊產業,將其開闢作藥山,專門種植仙家藥草賺錢。
看書喇後來韋綵衣去了東扶搖洲,便準備用手上這一塊閒田換取紫霞宗和扶搖宗的天靈之寶,然而遭到了拒絕。
當然,最後徐懷谷還是用鳳羽劍買下了。不過這種跨洲的遷宗,在修士界古往今來的歷史上都是極其稀少的。
一是修士對於自家宗門的眷戀極強,不肯輕易遷宗;二則遷去別洲,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況且一切人情香火都要重新再來,與開闢一家全新的宗門也相差無幾了,代價太大;三則遷宗別洲,勢必要損害當地宗門的利益,那些地頭蛇只怕也要從中作梗。
於是久而久之,世人似乎心底裡就預設了,遷宗別洲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甚至可以說犯了修士界的忌諱。
然而這塊風水寶地既然是落雲城的產業,那便是可以自由買賣的,有韋綵衣在上頭坐鎮著,管他附近山神水神還是修仙宗門,亦或是此處的世俗國家,也一個字不敢多說。
境界夠高,權力夠大,有時候就是能比別人自由些。按那幾位長老所言,這塊地界確實是一塊上好的仙家選址。
如今他們已經找到了工匠,開始修築宗門的根基產業了。不過關於新宗門的護宗大陣,他們還沒能找到合適的道家宗門承建。
這件事太大,關乎一宗的安全,因此準備等謝卿雲來了再說。如今人人都知道這是韋綵衣的產業,估計一時半會也沒人敢打他們這家外來之宗的主意。
然而日子一長,可就不好說了,因此護宗大陣還是必要的。既然大體上沒出差錯,謝卿雲便開始將遷宗一事告知手底下的其餘長老和弟子了,讓他們收拾行頭,待得落雲城的仙舟一來,就可以遷去中土。
此事一經傳出,立馬在清風谷修士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忽然就說要遷去中土,眾人不免驚訝,這樣一來,他們就不得不拋棄原先生活的清風谷了,因此人人心中都很不捨。
雖說大家也知道這是因為妖族入侵的緣故,謝卿雲不得不這樣為之,況且其中耗費了多少人的精力財力,但還是有修士不願意搬走。
在他們心裡,搬去一處嶄新的地方,雖說宗門名字不變,但那也不是原來的清風谷了,豈不成了無根的浮萍柳絮?
和野修差別也不大了。在清風谷六百餘人中,將近百來人都不太願意搬走。
他們寧肯在舊址中與宗門共存亡,也不願前去中土。這些人之中,李思青便是鬧得很厲害的一個。
謝卿雲早就知道會有弟子不同意,於是便讓那些願意離去之人前去勸誡。
畢竟是同一師門的師兄弟,平時情誼與兄弟無異,好歹也能說動一些。
只是此事急不得,還須徐徐圖之,謝卿雲深知此理。至於眾修士最擔心的名譽問題,謝卿雲倒是看得最開。
按她的說法,就算留在原處死守清風谷,最多也只能守下幾日而已。幾日之後,宗滅人亡,縱使有人感慨一聲清風谷的氣節,也不過幾天幾月就忘了。
只有宗門裡的弟子能活下去,才有人能永遠記住清風谷的名字,清風谷才算長存。
畢竟她才是宗主,她鐵定了心要做的事,宗門裡的其餘人就算不願,所能反抗的也很有限,更別說還有許多人心中也是支援她的說法的。
遷宗之事壓下不談,再來看徐懷谷這邊。這一月裡,由於要上紫霞宗,餘芹閉關修煉,徐懷谷夜裡也修煉得很勤奮。
不過白天之時,他還是更樂意去谷裡轉一轉,也是和在興慶城裡同樣的想法,希望能記下這很快將不會再有的山巒和小道,以及絕美的落霞。
陳戚那小姑娘還是和之前一樣,經常跑來徐懷谷的竹樓來玩。正如徐懷谷心中所想的一樣,如玉其實並不討厭她,只是對於一個陌生人忽然的熱情感到不適應。
兩人相處一久,如玉漸漸地也就接受她了,二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時常一起出去玩。
如玉還擔心落下看書的功夫,徐懷谷便笑著讓他放心去玩。他說,真正的道理都在腳下,不在書裡。
更何況,這大好天氣不出去玩,豈不是辜負了明媚春景?多令人惋惜。
當然,不只是如玉和陳戚,徐懷谷時而也會和柳婉兒一起在山間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