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紅火的鄉下“大人物”們他們失去了他們的權力,彷彿一個個一下子都蒼老了十幾歲。
不過公社有一個機構現在很火,就是公社信用社,一些莊稼人想買牛,想買啥的家裡沒錢,就在公社信用社貸款點,使得公社的“大人物”覺得自己不至於真是無事可幹,還有點事情可以幹,畢竟這貸款必須要公社他們領導批准哩。
不過一次他們也不貸款多給人家,最多就貸七百元,一般人只能貸一兩百,貸多了,擔心社員還不起,就像現在最多七百元的,那是很少批的,莊稼漢糧食自己家吃了,糧食賣錢能賣多少,最多能攢上百塊,如果攢不到,那七百塊得還上十幾年哩。
回來張家河村後。
村裡人交談的物件從之前的張天德到了張高興,那孩子上了大學,還賺了不少錢哩,給家裡買了那麼多四化大件,一些城裡人都享受不到那些好東西里,但是在過年的時候,張家河村人從張高興身上又到了另一個人身上。
這人叫做張友貴,他是村裡僅此於張天德的第二號逛鬼,不過他晃悠的地方之前都是在東楊鄉鎮,但是去年他出去後沒有再回來,這次回來,他像是一個人物一樣,神氣活現,他穿著西裝,頭髮披散再脖子裡,大哈墨眼鏡很酷地遮住了半個臉,腳上穿著擦得光亮得皮鞋。
這些都沒什麼,而是他帶回了很多值錢得東西,衣服,手錶,還有很多人們還叫不出來名堂得玩意兒,至於錢,有人看到他從口袋裡抓住一大把。
他則是到處跟人家說那些不著邊際的事情,比如有人問他坐過火車妹,他說火車算個球,他常常坐飛機,去年我還坐飛機經過一次咱們張家河村,我把頭探出來一看,我看到春大量在河裡洗衣裳,金貴大爺在放牛……
眾人聽得不可思議,原來去年張友貴其實回來了一趟,不過,他是從空中,別人看不見他,但是他看到了大家哩。
……
張友貴說了很多,越來越飄得不著邊際。
有質樸得莊家漢子自然說那是吹牛,但是第二天張友貴去了東楊縣城,也給家裡買了四大件,村裡的人都信了。
張家河村一下子有了三家富裕的人家。
家家都有四大件,一時間一下子成為年前鄉下熱議的話題。
張高興是大學生,村裡人學不會他發家致富的手段,張天德現在還在東北給張高興張羅瓜子生意,也沒回到張家河村,這村人自然就討教張友貴是如何發家致富的。
張友貴說他在外面做大生意,魔都,帝都,特區到處跑遍,但做什麼生意,他卻是含糊,最後也沒說出一個子醜寅卯來,不過張家河村認為大地方賺錢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大城市人多人傻錢多,到處都是錢,不過就算是這樣,張家河村大部分農民做不到勇氣出去到那些地方撿錢去。
畢竟他們認為如今責任制承包,他們已經能吃飽飯了,不願意走出那三畝田地。
他們不知道,現在他們沒有走出去,他們的兒子,孫子有一天也終將走出去,然後留下他們在黃土地一輩子……
城市化程序是一股洶湧的潮流。
對於村人張友貴,這人前世張高興知道,這傢伙發家致富的手段不太正,是扒手,靠摸發財,自然不會長久,前世他確實很快現了原型,當警車來到他家門口帶走了他,張家村自此有一句順口溜,學人莫學張友貴。
張家屋內。
爐子火燒得很旺。
“高興啊,這公社和縣裡邀請我們家參加冒尖戶大會,表彰發家致富得典型,我們家那些錢既然是你賺的,兒子就該你去。”
張銀貴突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