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幾年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掙到這麼多錢,他的腰桿前所未有的硬挺,他可以讓桂花娘們和孩子們過上好日子了!
他給家裡買了腳踏車,買了縫紉機,買了鐘錶,買了收音機,買齊了各個家庭都希望擁有的四大件。
比城裡人還齊全的傢俱。
看著張天德用卡車往家裡拉好東西。
張家河村的一些人羨慕,一些人肺腑張天德不是好人。
張天德這幾年發財了,那傢伙在外面搞到錢了!
雖然現在改革開放的提出已經有兩年了,提倡發展商品經濟,鼓勵經商,但“好人不經商,經商非好人”的傳統觀念在廣大農民中還是極具市場,廣大農民還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
張天德在村裡一部分那裡沒受到尊敬,反而是還被歧視。
張天德就很不爽了,自己的錢來得明堂,怎麼還被有些人瞧不起了。
他心裡極度不爽。
這一個時代的時代,人們羨慕那些發財的,但是又是保守著自己的想法,直到張天德這種人突然有一天成為冒尖戶,改革開放的先鋒人物,成為先富裕起來的人,他們又轉變成為極度崇拜張天德這種人物。
張天德過年的時候,跟張高興說村裡的人說他不是好人,自己以前是沒管家裡,現在給家裡最好的,怎麼自己還不是好人,自己那裡做了壞事。
“我什麼壞事都沒有做,我掙錢了能買四大件了,就是壞人了?高興你給我評評理?”
“二爺你就當他們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好了。”
因為再過一段時間啊,二爺會看到這個時代人對張二爺這種先發家致富的人一種“無度”般地讚美。
當張天德買齊新時代的四大件,黑白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這些玩意的時候,嘖嘖,那就是整個張家河村人追捕的“大明星”了。
張高興這一年,只在家裡待了年三十這一天,跟家人吃了年夜飯,第二天大年初一,他就朝彭埠鎮高興木雕廠奔去。
年前和年後整個寒假他都把時間全部奉獻在了龍款佛龕上。
終於在正月初九,趕在開學時間之前,完成了他設計的臻品龍款佛龕。
成型後的佛龕其座厚0.16米,如豆瓣狀,龕寬0.35米,厚0.15米,用鏤空透雕技法。
頂部為一龍頭,身纏於花藤中,頭上飾以一頂雙層沿盔式帽,似佛帽又似官帽。龕兩側各一龍一鳳造型,上龍下鳳,神態逼真,最下部為一隻麒麟,仰首嘯天,與頂中宮殿龍首交相呼應。龕正中錐形凹槽高0.38米,寬0.13米,深0.12米,下雕蓮花寶座……
整個佛龕做工極其精細,技法高潮。
“張廠長,你這手法功底沒幾十年的感覺做不出來,可你才多大,難道世間真的有魯班天才的存在?你就是這樣的奇人?”
“候老師傅你要是不信,我們張廠長活生生的人就在這裡啊。”
一個老師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