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的百萬富翁,人們都還只是朝著萬元戶奔呢!
現在整個瓜子賣了四十幾萬了,剩下的瓜子全部翻炒完,得值二十萬元。
不過張高興等不著那二十萬的貨出手了,他囑咐張高興包好過年的獎金給恰恰香商貿公司和工廠的工人。
他這考試完就急著回東楊了,新木雕廠自己就畫了些佛龕的圖紙,那些老師傅到底能不能吸收消化了,還是未知數,雖然他們許多是老手藝,有著完全讓人信服的手藝,但是他們畢竟很多年裡沒在進行木雕,彭埠鎮修造社木雕廠雕花樟木箱,那可只是比較基本的木雕,練手而已。
佛龕的工藝很是繁雜,沒有入行一二十年的功底,那根本是做不了完全的佛龕,功底要求很高,那怕後世工序化生產,佛龕也只能部份工序化,大部分還需要老師傅精雕,前世張高興用了二十年才成為這種精雕老師傅。
所以,做過方知精品佛龕是需要功底的,粗糙的佛龕那就是渣渣盒子,根本算不得佛龕。
不去早盯一下,他就不太放心。
要不是上學,那天天就都去盯了,別看炒瓜子現在很暴利,但是這玩意只能賺幾年快錢,炒瓜子這玩意沒太多的技術含量,現在之所以能火起來,完全就是因為這個特殊的年代,商品流通不發達,現在是改革開放初期,很多方面還是很有限制,這瓜子生意訊息不通,但是慢慢地會有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業,利潤將越來越稀薄,訊息暢通起來後,那裡有現在這樣的快錢,那時候就是深耕這個行業,做稀薄利潤廣銷才能做大,但是再怎麼做大,暴利完全是沒有了。
就是改革開放初期時代的南瓜子王,年傻子後世也是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而木雕行業不一樣,這是一個未來可期的生意,在工業化的時代這種傳統手藝反而很吃香,這跟整個改革開放大程序有關,人們富裕起來,國家自信,文化自信,傳統文化自信,人們更講究精神世界的追求。
無論是復古的景點,還是諸多名山,名人故里都是復古的木雕隨處可見,一些高階飯店也是復古的木雕裝飾……沒有工業化化學汙染的木雕反而彌散出新的活力,成為高階人士的追捧,整個產業蓬勃發展。
但是這個行業,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沒有底蘊,沒有傳統,沒有好的木雕藝人,這個產業別人很難做,神州大地諸多人都喜歡跟風做生意,一個生意能賺錢,就一窩蜂的上,但是木雕這行業不同,那怕明知道這個行業很賺錢,沒有底蘊這事情根本無法做。
一個好的優秀木雕師沒有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功底,是搞不掉木雕精品的,一個木雕公司沒有一群優秀的木雕團隊,那麼他的產品也就只能限於做最低端,附加值最低的木雕產品了。
雖然未來張高興會投資其他行業,但是木雕這行業,無論是為了東楊產業群,還是給自己發家致富,在未來十幾年裡,張高興都將是往深耕去發展,這是他經歷木雕廠鉅變之後產生的一些想法。
本來一開始的時候,張高興也很純粹,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他掙大錢了,而且這種感覺現在還上癮了。
恰恰香瓜子能給自己帶來幾十萬的收入,未來或許還會給自己帶來幾百萬的收入,但是木雕生意未來將給他能帶來千萬生意,甚至億萬的生意,前世自己是拿點死工資,緊巴巴的人,突然這麼一下子能掙不菲的錢了,他想掙更多的錢了!
而且去島國京都征戰,佛龕在島國市場賣好了,還能源源不斷地給自己抄底島國房產,股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炮彈。
而且這正好可以減少世人的懷疑,以後別人說自己怎麼到島國去投資了,自己佛龕生意做到島國,在那裡投資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高興,你回來了。”
“亭開叔,老師傅圖紙都研究透了嗎?有沒有樣品做出來?”
“圖紙大部分都弄透了,已經有部份樣品做好了。”
“好,我回來了,接下來讓他們搞通透剩下的圖紙,爭取在年後農曆三月做好樣品,參加春季廣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