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帶來他們的不適應,只有張高興知道,一個更大的大變化還在後面哩。
張家河村。
“我去了大學,你二哥在鎮上,老三你要幫忙照看著太奶奶,老四老五你們也上學了,以後調皮要收斂了……”
這要走了,張高興有點不捨得家裡。
太奶奶年紀那麼大,還能過幾年?
前世吧,厭煩了這個貧窮的張家河村,這個地方一直是落後,貧困的,但是一輩子都沒有逃離過這裡,如今他覺得邁出大學那一步,以後他的天地將更加的廣闊了,在外面闖蕩,這裡就離得遠了。
不過想著前世自己在這山疙瘩裡待了一輩子,那膩歪感噴發出來。
去體會一下那種漂泊得越來越遠,對故鄉思念的感覺一下吧。
夜晚,張媽媽就把張高興的東西都收拾好了,被子衣物,茶杯,還有一些吃的東西,兒子這一去學校,路上要坐兩天火車呢,餓了肯定不行。
張媽媽塞了不少傢伙什,紅薯,熟土豆,大餅……
張銀貴拉著平板車在門口,將張高興的東西放上平板車,拉到鎮上,送兒子上去縣裡的班車。
要走了。
老四老五抱住自己的腿哭著說道:“大哥,你不是要很久才能回來了。”
扒開老四老五的手。
“不會很久,大哥放暑假就回來,你們在家裡乖乖的,等大哥回來給你們帶好吃的哦!”
張高興哄小孫子小孫女般地說道。
“大孫,去了大學,也別掛念家裡,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早日學到知識。”
爺爺張金貴道。
“大孫,北方天冷,衣服要多穿些。”
“嗯,奶奶我知道了,媽給我裝了不少衣服。”
……
“兒子,走吧。”
父親在前面拉著車。
他也不要張高興拉。
“你推一把就好。”
鎮上修造社木器木雕廠的事情張高興做了安排,工人們已經開始上班,朱廠長和劉副廠長來鎮車站給張高興送的行。
這次去大學,張高興也沒讓父親去,自己這麼大了,讓父親遭受去送幹嘛,好幾十個小時火車,他一來一回時間還得翻倍。
家裡爺爺奶奶年紀大,還有太奶奶,小的還有那麼多,全靠父親。
揮手告別了眾人,張高興踏上了求學之路。
到了火車站,張高興左手一個大包,右手一個大包,還背了一個包。
自己需要東西都不想帶的,但是老媽非要他帶上,還有那些土味特產,也不知道張媽是裝了多少。
這下真是慘了,行李壓得他走路喘得不行。
進入火車站,張高興使勁地望站內,他希冀能見到去濱江大學的趙高紅,可是掃了幾遍,都沒有見著趙高紅的身影。
火車站檢票之後,在站臺候車。
這年代還是蒸汽火車,火車開過來了,況且況且況且……
想起一個“況且”造句的笑話,他忍不住地笑了出來。
旁邊一個年輕的姑娘看到張高興突然發笑,莫名其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