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滬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的同志。
張高興跟朱廠長進行飯錢結算。
“大豬蹄子,十塊二。”
“紅燒海魚,六塊九。”
“白斬雞,九塊五。”
“松江鱸魚,八塊三。”
……
“一共一百九十六。”
朱廠長傻眼。
“啥,剛才那些些菜就吃了自己幾個月的工資。”
滬海經濟發展水平這年代比全國水平要高一些,但是消費也高啊!
那蝦子大烏參,松江鱸魚好吃是好吃,但是這血出的太狠了。
“高興啊高興,我們這太奢侈了。”
瞧見朱廠長那心痛的模樣。
“朱廠長,咱們拿下那麼大的生意,請人家吃頓,花這錢值當得很,這頓飯你也跟他們認識了,我若是考取了大學,這邊的生意就是你來跟他們談了,必須要讓他們認識你哩。”
次日,滬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經理辦公室。
“張廠長,朱廠長,這一百套樟木箱你們需要三次給我們按照時間交貨,四月份前給我們交貨二十五套,五月份交貨四十套,六月份交貨剩下三十五套。”
“這個我廠是沒有問題的。”
“好,這個價格……”
滬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再次給出了一百套訂單,這讓朱廠長這回是徹底地放心了。
張高興此次基本都是讓朱廠長打頭,畢竟他即將要上大學了,這修造社木器木雕廠今後主要靠的是他,待他學成歸來,肯定是全面接管,那時候神州大地經濟發展完全上了一個臺階,那時候他將帶領東楊木雕產業整個的枯樹逢春。
現在他主要是搶佔一個先機,如今東楊不少老師傅已經來到了木器廠木雕廠。
滬海這邊談完樟木箱的生意後,朱廠長和張高興返程,帶著滿面春光,他們豐收而回,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
一來一回,加上滬海待的幾天,一個星期過去了,此時全國高考閱卷老師已經批捲了大半。
已經批閱的試卷讓那些老師不知道說什麼好。
因為這次恢復高考不少是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都跨進一個考場,跨越穿草鞋與穿皮鞋的分水嶺,同臺競技。
這水平參差不齊,批卷是相當耗精力的,一些批卷老師在吃飯的時候打趣道,這批卷我是掉一層皮咯。
老朽本無才,頭頭逼我來,若無好酒菜,明年不再來。
與那些考生在試卷上寫《答卷有感》詩,小子本無才,老子逼我來,考試乾瞪眼,鴨蛋滾滾來。
成為枯燥批卷的一道笑談樂趣。
有閱卷老師說道:“我覺得要這麼回一首那些考生,小子尚有才,無才寫不來,回去好好學,明年重新來。”
“哈哈哈!”
高考的批卷老師們在加班加點地批卷。
第一次參加高考的五百七十萬考生也在緊張焦急地等待高考的結果。
張高興倒是還好,就考前緊張了那麼一小點。
事後則就完全沒有了,此時羅老師和二狗子周耀天,每天都緊張忐忑著,離高考批卷結束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我說,羅老師和二狗子啊,你們別走來走去,行不行,我晃眼,我們那天進考場,那不是寫著了嗎?一顆紅心,兩種準備,一種準備錄取,一種準備落榜,不就是如此而已,你們緊張啥?!”
“你是站著說話不要痛,你準備了那麼久,自然有底氣,我們底氣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