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愛情可以讓變得更優秀,你拼命地去努力的樣子很美或者很帥,那就是現在的郝翠花女同志。
張高興同志從此過上了自己不用再做飯,一心學習的日子,前世自己從工廠打工回家,那都是把飯菜端到郝翠花手上的,現在風水輪流轉,她騎著亭開叔的二八大扛腳踏車給張高興天天送飯。
這讓張高興感覺自己現在真有高考的感覺了,前世孫子們高考的時候,許多家長陪讀,不少是這麼送飯的,自己也給孫子孫女,這種幸福的生活沒想到自己也能體會一回。
看到張高興在鎮上租住的房間裡學習,郝翠花很受震動,本來以為他是懶的都不想去廠裡吃飯,但是看到那個在自己面前吊兒郎當的他居然在那麼認真的學習,她內心的悸動比以前更加的強烈了。
前些年整個社會上流行知識無用論,貶低知識,知識真的無用嗎?
才不是,知識有用,不然他怎麼會管理這樣一個大工廠,來彭埠鎮修造社之後,她就知道現在彭埠鎮修造社所有人都聽張高興的,朱廠長和劉副廠長他們也不例外。
為什麼他們那些人會聽張高興的,那那麼年紀輕輕,何德何能?郝翠花覺得那是知識的力量,是知識的力量讓張高興知道了許多,工廠那些工序化的流程,朱廠長說都是張高興搞出來的,他們說著都自豪得很,這讓郝翠花由以前好奇這個男生對自己不冷不熱,到慢慢了解一些他,並開始崇拜他。
郝翠花在這方面的認知這年代這是超越了很多人,知識無用論,讀書無用論這些在未來為被歷史證明是多麼的荒謬。
那怕這特殊年代草根成長為企業的老闆,以為他們成功是沒有讀書的,那就錯了,即使他們之前可能沒機會讀書,但成功了之後,他們還是選擇讀書來了解世界,來提升自己,不是知識無用論,也不是讀書無用論,讀書也不只是讀學校時的基礎書,學校裡的那玩意只是一個選拔式的,在人的一生中想要涉略更多,最簡單的途徑還是讀書。
比如小說,張高興就時不時看,去看別人經歷的故事,別人是用一生,而他能短短几天看完他的一生,獲得心靈啟迪。
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的自己變得越來越趨向於成熟。
以前張高興讀書少,內心成熟得太晚太晚,現在他很尊重這些知識的,上輩了老了他明白人要活到老學到老,不然跟不上時代,這也是他晚年微信,手機都玩得賊溜的原因,一起的老頭子們他們還用老人機哩,他那時候的心態就如同郝翠花如今對知識的態度一樣。
每次郝翠花送飯過來。
張高興吃飯的時候,郝翠花都目光閃閃地看著自己。
“你是不是有病啊,那麼看我幹嘛?”
這個世界最能改變人的地方是醫院,再牛掰的人到醫院都不牛了,再犟的人到了醫院都聽話了,再急的人到了醫院都有耐心了,
郝翠花確實得病了,相思命,而張高興租住的小院則是醫院。
郝翠花是個很有心氣的女孩,幹活的時候她是莊稼地的好手,別看她生得一副好模樣,但是實力堪比金剛芭比。
在工廠裡,她很快就適應了下來,廠子裡如今行政方面的工作不多,要知道朱廠長和劉副廠長成天都在一線,那裡還要她傳達啥,好歹是幹莊稼活的人,那扛木頭搬木板不比小夥子做事差了,甚至嫌棄那些學徒工偷懶,比自己還少搬木板兩塊,你偷懶好意思。
她直接就是懟,就像她在大隊裡幹活懟那些磨洋工的莊稼漢子。
郝翠花也是一個很犟得人,只要她認定了就要堅持到底,郝翠花還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做事情很急躁,所以動不動就是嫌棄那些小夥子幹活不利索,但是一旦到了張高興那裡變得好乖巧了,張高興每每看到郝翠花那乖巧的模樣,總是情不自禁地哆嗦一下,前世郝翠花那暴烈,不能被現在的她給迷惑咯。
……
Ps:新書投資還差十六個人就夠一百人了,還有誰沒有投資的幫忙投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