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菜價的地皮,海珠市認為相比張高興對其投資,土地價值不值一提。
張高興對海珠機床產業擬投資十億人民幣。
這手筆,對於海珠市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大。
張高興這次可謂是投出一大筆!
這錢花的絕對是夠豪的一回!
機床產業的投資,張高興不是因為這個行業的暴利,反而是要減少外國人對這行業的暴利,他的加入,可以讓神州大地的機床價格降下來,加快整個神州大地工業的發展!
或許這就是他追求的人生第三重境界,為族群發聲,這個族群,乃為中華民族。
這輩子他個人已然是實現了他的財富自由,也盡力照顧好家人,這兩個能做到的人,大多希望達到第三個人生境界,就是為族群發聲。
族群可以是家族,是同行,是民族,是同一群體,能為族群發聲的人,可以稱之為人中之龍。
神州機床相比西方國家發展的少了太多時間,追趕之路勢必投資巨大,彌補與西方的差距。
因為這差距是幾個世紀的。
要知道當年是工業革命導致了各種機床的產生和改進,但是神州大地並未參與兩次人類工業革命。
所以錯過了十八九世紀的時期,也錯過了二十世紀的大半,現在是二十世紀末最後的八年。
不說十八九世紀,只說二十世紀,在1900年西方世界在機床上就已經進入了精密化時期。
在20世紀的前20年內,人們主要是圍繞銑床、磨床和流水裝配線展開的。
由於汽車、飛機及其發動機生產的要求,在大批加工形狀複雜、高精度及高光潔度的零件時,迫切需要精密的、自動的銑床和磨床。
由於多螺旋線刀刃銑刀的問世,基本上解決了單刃銑刀所產生的振動和光潔度不高而使銑床得不到發展的困難,使銑床成為加工複雜零件的重要裝置。被世人譽為“汽車之父“的福特提出:汽車應該是“輕巧的、結實的、可靠的和便宜的“。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研製高效率的磨床,為此,美國人諾頓於1900年用金剛砂和剛玉石製成直徑大而寬的砂輪,以及剛度大而牢固的重型磨床。磨床的發展,使機械製造技術進入了精密化的新階段。
使得20世紀初二十年裡,單一的車床已逐漸演化出了銑床、刨床、磨床、鑽床等等。
使得在1920年進入半自動化時期。在1920年以後的30年中,機械製造技術進入了半自動化時期,液壓和電氣元件在機床和其他機械上逐漸得到了應用。
1938年,液壓系統和電磁控制不但促進了新型銑床的發明,而且在龍門刨床等機床上也推廣使用。
30年代以後,行程開關電磁閥系統幾乎用到各種機床的自動控制上了。
1950年進入自動化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數控和群控機床和自動線的出現,機床的發展開始進入了自動化時期。
數控機床是在電子計算機發明之後,運用數字控制原理,將加工程式、要求和更換刀具的運算元碼和文字碼作為資訊進行存貯,並按其發出的指令控制機床,按既定的要求進行加工的新式機床。
1951年,正式製成了第一臺電子管數控機床樣機,成功地解決了多品種小批次的複雜零件加工的自動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