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崇拜崑崙山。
崑崙山脈之大,完全是五嶽所不能比的。
因為崑崙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神州大地四省,海拔平均在五六千米,全長2500餘公里,神州大地再也沒有比這長的山脈了,所以這也是古人稱之崑崙為中華“龍脈之祖”的緣故。
其他的山脈與之相比真不夠看的,猶如巨龍與小蛇般。
五嶽之首的泰山山脈也就東西長200公里,南北也就50公里,海拔最高玉皇頂峰也就1500米。
再說黃山,南北40公里,東西30公里,海拔最高1800米。
廬山,長25公里,寬10公里,主峰海拔1400多米。
……
世界上那座山脈可比崑崙,就是喜馬拉雅山脈也不及崑崙山脈長。
另外在神州大地,山從來都不只是山,而是文化的載體,崑崙山,尤其是如此,它是氣質,凡人無法媲美它的氣質,所以它是仙人的洞天福地,泰山也只能人間黃帝的封禪之地。
崑崙會此次邀約的地點是在崑崙道觀。
這崑崙道觀位於清海省。
清海省對外開放得崑崙山脈有玉珠峰,玉虛峰等。
清海省在1990年就推出崑崙山道教尋主旅遊路線,來自世界各地登崑崙,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尋根團很多,有些人還連年在崑崙山修煉,或者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
玉珠峰,玉虛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山,而崑崙道觀則是崑崙聖觀。
昔幾位道教真人於崑崙山脈尋找傳說中的萬神之鄉,在崑崙山脈的清海樂都一地見周圍群山圍攏,地勢形如蓮花,玄妙異常,於是發動善信修建了樂都的崑崙道觀。
所以道觀得地址樂都,是張高興的目的地。
人家邀請自己來,張高興就來啊,當然不是,因為崑崙會中有張高興想見的前輩。
在邀請函上有邵一夫先生的留言,希冀共話崑崙。
亞洲第一摘星人邀請自己這個國內第一摘星人,這面子自然要給不說,另外邵一夫對於國內的捐資,張高興對這位前輩很有好感。
逸夫樓啊,很不錯。
……
一週後,張高興前往了清海。
在路上,張高興忍不住唸了點詩詞,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
念奴嬌,崑崙。
經歷崑崙山,到蓬萊,飄搖八極,與神人俱,思得神藥,萬歲為期,曹操。
崑崙山,出猛水,一派東流,九曲濁連底……蘇幕遮。
古往今來贊崑崙諸多詩詞,可惜張高興就只記得這麼三首,其他得想不起來。
都把心思放在財富上,這文化水平落下了啊。
……
崑崙道觀山下。
一個穿著麻青道袍的中年男子已經在山下等候了多時。
“請問您是張高興張先生吧?”
張高興點頭:“我是。”
“我為張先生帶路。”麻青道袍的中年人微微躬身道。
“煩勞。”
崑崙山道觀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