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錢,現房,房本本,是一氣呵成。
這年代新房太靠譜了,後世新房你不等個三五年是沒有的,你買新房買的只是期房而已。
那裡像現在這種現房交易這麼快。
張大渾和李恪也選好了房子,他們都對張高興的投資眼光是十分崇拜的,老闆說買了一定不會讓他們後悔,他們未來一定不會後悔。
他們盲目,但是張高興是非常明確地知道,再過二三十年後,這裡的房價至少是十五萬每平方米起,他們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將輕輕鬆鬆千萬,他們能後悔了,只是後悔沒多買幾套而已!
接下來是別墅裝修,張高興用的是港島裝修公司,要現代化的風格,瓷磚啥的要明亮的……
“只要裝修得好,錢不是問題。”
張高興叮囑裝修公司道。
1990年,鵬城的街頭滿是一個股份公司打出的融資廣告。
“春種一顆粟,秋收萬擔糧。”
該公司不是種糧食的,這句廣告詞的意思是,你現在買一股,以後會是萬倍的收益。
看著這公司融資而吹的牛皮。
老李道:“老闆,這公司太吹牛了吧?”
張高興笑。
“你們可以不買它,但是買其他的公司的股票,我覺得一點也沒吹牛。”
張高興露出神秘一笑。
至於為啥不買這公司,這公司張高興以前在報紙上屢次沒見到,每次ST某家公司,那些股評家們,專欄作者都會拿這個神州第一ST股拿出來說事。
這個廣告的公司是原鵬城紡織有限公司,如今更名為鵬城原野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記名式普通股票245萬股,每股十元,該公司打出“春種一顆粟,秋收萬擔糧”的招股廣告,這是開啟了神州大地路演之先河。
這年代還沒有成立鵬城交易所,這些都是透過證券公司掛牌上市的。
他們賣這種紙張的股票來進行融資,此時不僅是鵬城原野,還有鵬城其他一些股份公司也透過如此方式來進行融資。
這些就是後世所說的原始股,一般的股民是渴求而不可得,這時候出現在大街上擺攤一樣地賣,但是買的人卻很少。
甚至要靠動員幹部帶頭認購股票。
因為股票這玩意那怕是現在的鵬城,這也絕對是個新鮮玩意,一些人們以為這玩意就跟當年的國庫券一樣,大家買是為給國家分擔,是支援國家建設做一些貢獻,所以不少老人買。
王石頭也在街頭吆喝。
就連鵬城發展銀行都在街頭擺攤賣自家地股票。
甚至一些企業是上門去鵬城的農村家家戶戶敲門賣原始股票。
這擱在後世真是奇聞,因為後世地新股都跟中彩票一般,中了一簽都是發一筆小財絕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