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夠走到最後。
有的愛情,總要嘗試過才知道合不合適。
處著處著發現不對了,也不必死去活來,他放手了趙高紅,她不屬於自己。
一九八七下班年之後,神州大地的電影變為港片橫行的時代,張天德去港島學習,並在港島投資電影。
現在電影院播放的電影大多也是港片電影,這年代大陸的電影公司大多都是國企性質的,國企性質造成很多時候做事情拍電影不求賺錢,國產電影商業味道不濃厚,少林寺火了之後,電影院只知道把少林寺一年又一年重複播映,少林寺是1980年上映的,這都過去七年了,少林寺那怕再好也不吸引觀眾了,而港片武打片車輪轟炸來大陸,《武林志》,《自古英雄出少年》,《武當》,《岳家小將》……音響的“啊”“呀”“嗨”……深深刺激了人們的衝動。
港片的播映是爆滿爆滿家爆滿,而神州大地只知道吃老本,或者並不追求商業化電影,去追求去年在柏林得獎的那種《紅高粱》,那些國企電影廠像是吃了槍藥一樣,發動所有宣傳吹金熊獎,拍出了許多想去得獎但並不符合娛樂大眾的電影,使得觀眾不買單,電影院於是就排港片,各種花樣的,一個套路的讓觀眾們簡直爽到極致。。
張高興再次郝翠花再次來到電影院門口。
電影宣傳畫報全被是港片佔領了。
不過卻有一種獨秀,非港片。
是來自島國最新上映的《北國之戀:1987初戀》,故事是一位因妻子外遇離婚的丈夫帶著一對兒女從東京到北海道富良野生活,影片細膩地描寫了他們在北海道富良野的田園生活和愛情,以及從學校走入社會工作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劇中人物儘管有各種不如意的生活經歷和自己無法掌控的現實,但最終他們都能戰勝面臨的逆境,更加理解身邊的人和事。
那位男人帶大兒女的感動了郝翠華。
電影院出來,郝翠花眼眶紅紅的。
“你說那個女人怎麼能那麼不自愛,一對那麼好的兒女,她真是不少一個好母親,而那個男人真是一個好父親,他將孩子們培養得真好,但是孩子們多渴望有母親的愛。
“郝翠花為故事的男主故事而感動,為孩子們缺少女主的愛而心痛。”
張高興心中也不斷漣漪。
前世郝翠花因為自己的佛系人生,什麼事情隨郝翠花來主事,自己啥都被動得很,也許皮被說厚了,使得郝翠花有時候叫不動,郝翠花大發雷霆。
那時候張高興感覺郝翠花就是潑婦,悍婦一般,這些時候,他回想起過去,如果當年自己主動去為那個家去做一些什麼,主動為郝翠花去分擔一些什麼,前世郝翠花就不會變成悍婦對自己指手畫腳,因為已經有一個老公為她做好一切。
“這輩子我會盡力去做好的,再也不像上輩子那樣,結婚了什麼都不管不問,只知道給家裡寄並不多的工資,還以為自己外面賺錢辛苦全是為了家裡,自己沒有陪伴家人,沒有給與郝翠花過任何甜言蜜語或者安慰的話語,在外那幾十年,如今回過來來看,彷彿那是苟活一般。”
把一個心底善良的人變得彷彿無可理喻了一般。
其中另一半的功勞絕對是大大的。
郝翠花是至情至信的人。
前世佛系張高興,老了他認為是郝翠花把他一生給吼得窩囊了,其實根由在於他從未想過改變自己,全然認為是自己婆娘把自己吼成了窩囊廢絕對是站不住腳的。
郝翠花是個好姑娘,前世自己把她變成了悍婦,明明她是一個可以撒嬌也愛哭鼻子的小女人。
張高興現在寵溺地眼神看著她“瞧你這個傻姑娘,一個電影瞧把你眼淚都要擠出來了。”
“人家只是有感。”
不只是郝翠花有感,張高興更多感。
重來一世他覺得男女不論多難的開頭,只要有一方主動出擊,並堅持到對方松弦,可以在一起的機會非常大,如果沒有在一起,只是自己不夠堅決而已,如果足夠堅決在一起其實很容易,但難的是一輩子在一起,這也是張高興決定這輩子選擇枕邊人是郝翠花的緣故。
……
“張高興,你可知道我愛了你十年。”
“我知道啊,你很早就喜歡上了我。”
“那你為啥先跟別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