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翠花變了。
張家老二變了。
趙高紅的命運軌跡也發變了。
張高興也變了。
……
許多的事情都變了,許多的人變了,與其說是蝴蝶效應,不如說張高興有意識地帶來的改變,這輩子他改變了自己。
不禁又想起那些話。
童年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受到限制,我的夢想是改變這個世界。
少年的時候,我發現我的力量不能改變世界,我將目光收縮了一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稍微成熟一些的時候,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最後的願望僅僅是想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那也是不可能。
孩子不聽話,老伴跟自己對著幹,他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
所以,當在床上行將就木的時候,才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改變我自己,然後做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這個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整個世界。
比如張爸張銀貴也追求了進步,在今年一舉被村民選為了村長。
“高興啊,咱們村有沒有什麼專案可以做,鄉親們讓我問問……”
“村長爸爸,咱們這裡位置比較偏,暫時我還沒有想到,但是我想到了什麼好的專案,一定跟村長爸爸說。”
“好,兒子,這事情你就費點心,張家河村咱家富裕了,但是大部分鄉親家裡還並不是很富裕……”
“爸想做的事情,做兒子的我一定會支援。”
1986年,不僅僅是個人的改變,這個國家也在全方位的改變。
由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中科院,中科協和光明日報聯合創辦了全國性的綜合性科技報紙《中國科技報》。
以“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為指導思想,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傳播世界最新科技動態,促進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用科學建設神州大地。
隨即八六三計劃宣佈實施,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
1986年第一次全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會議召開,部署繼續開拓市場,搞活市場的任務,大力發展經濟,城市必須在政策上予以鼓勵,在法律上給與保護,諸多法律誕生包括民法通則,公民財產所有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其中給與廣大農民孩童帶來福音的是《義務教育法》,國家從今年開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
從此奠基神州大地騰飛的基礎,隨著這一年代出生的人隨即也享受了大眾化的高等教育,大學擴招。
隨著神州大地越來越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教育很好地銜接了經濟發展的要求。
免費義務教育,不用再交學費,不要錢,鄉下的農村人紛紛將子女送進學校識字。
鄉下的學校學生一下子多了起來,老師就稀缺了,另外此時教育部還頒佈了另一項通知,清退民辦教師,不準再出現,可是這個實際上無法操作,因為鄉下農村的老師大部分都是代課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不吃商品糧的教師。
到來頭,這些民辦老師還得改頭換面接著上。
這些老師大多都是初中水平,水平參差不齊,由於工資來源於公社統籌,現在改成鄉統籌,一個月也就十六七塊,比一般的農村人稍微體面一些,先不說他們的水平,但是這些人早期為神州大地成千上萬的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張高興為神州大地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而高興,因為教育是發展之源,但國家現在還很窮,所以他決定做一些改變世界的事情來。
師資水平的事情這個需要由國家來解決。
張高興能做的事情,是發揮他商人的能耐,在神州大地上開始建教學樓,這年代那些農村學校,那真是破得沒辦法看了,教室冬天不當擋風,夏天不遮雨,孩子坐在裡面上課那是受罪。
前世張高興在那樣得教室裡上課,那冬天的滋味他懂,風進來,雪花進來,腳凍麻……若不是自己建了新教學樓,張家河村那破學校還得運營到九十年代末,才改建了黃磚瓦屋,十年後才變成樓房教學樓,但是張高興一下子讓張家河村小學跨越了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