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老二填報志願,張高興鼓勵老二填報清北。
夜深人靜,張高興不由得來的感嘆人的命運,因為環境不同,而發生的驚人改變。
前世老二在初中就要被那個王洪輝老師廢掉,遇到一個不好的老師,個人的命運可以如此不同。
老二的命運軌跡自此將完全改變。
當哥的這比賺了幾百萬美元還要高興。
前世,各自成家,能力有限,只能顧著自己的家,兄弟之間,也慢慢沒有了小時候的親密無間,這一世,他希望兄弟姐妹們一輩子都緊密地擰成一股繩,以致漫漫人生路上,大家都能彼此掛念。
不能父母老去,大家都全部散了,大家族不再。
志願填報後,老二被第一志願錄取了,成為了清大學子。
張家大大操辦了老二的升學宴。
看著老二意氣風發的樣子,張高興打心眼裡開心。
給父親幫忙一起操辦完了老二的升學宴後,張高興到了省城。
全力以赴地考這年代的汽車駕照。
從九十年代開始,國內的駕照考取基本都要依託於駕校。
因為駕照考試變得簡單了起來。
使得一些駕駛證的獲取方式有點亂,野性發展時代啊,因為除了正規渠道上駕校考試的意外,很多地方依託關係直接花錢辦理駕駛證,那時候一批人發財,特別是那段時間私家車多了起來,很多人沒有經過駕校學習而考過駕照,就開車上路,以至於後世駕照考試特別的一年比一年嚴格。
當初那些走歪點子關係發財的人一個個被開除,蒼天饒過誰,不過一些人轉型做了教練,不少已經黑心著,不過那些人到底也發不了什麼大財,各種新型政策不斷出馬,斬斷他們伸出的手。
使得這個行業的歪風邪氣終於收斂。
買駕照張高興覺得那是害人害己,有些路,人還是不能走捷徑的,就比如學駕照,因為那畢竟事關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張高興有再多錢,也不會選擇去買。
張高興這輩子很惜命,有錢更不能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了,別隻有奮鬥人生,沒得享受人生,大把的鈔票全給別人花去了。
省城,學駕照的地方,學汽車的沒看到,但是看到摩托車駕照地方密密麻麻都是人。
1984年不僅放開的小轎車,同樣像私人放開了摩托車,在政策後湧現出很多考摩托車駕照的人。
之前也有考摩托車駕照,但是那都是機關單位人士,這年代汽車那是眾多普通人不敢奢望的,但是摩托車,一些萬元戶們還是蠢蠢欲動的,早期先富起來的人,買輛摩托車,特別在省城這種地方早期的個體戶還是有不少的。
再不斷往裡面走,是學汽車的地方,縱使向私人開放了汽車駕照,但是基本來學的還是省城單位上的人。
報名之後,認識新學員。
這些人不少身上帶著單位的氣息。
一箇中年男人說道“我是鐵道部的。”
“我是海關的。”一個年輕的青年說道。
“我是鹽業部門的。”
“張高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