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來島國的時候是坐貨輪,那感覺真是酸爽,張高興再也不坐那船了,從京都坐飛機轉機到港島,在港島張高興準備大購物一下,去年沒回家過年,今年這過年禮物必須給親人們加倍來著。
這太有錢了吧,張高興覺得不讓別人知道,那也是如同錦衣夜行,索性就準備在港島待上一段時間多給親人們準備一些好東西,至少要讓家人和親人們知道。
上輩子都是走窮親,這輩子也讓自己的親戚們富裕富裕。
到達港島是中午,張高興在酒店吃了一頓,就睡了一覺,這一覺睡得很沉,一直到第二天清晨醒來。
起床,開啟酒店的窗簾,清晨的薄霧已經散盡,一座座現代的城市映入眼簾,這一座座的高樓,規模建築宛若後世,很難想象,1983年港島的繁華不弱後世許多省會城市。
張高興所在的酒店在靠海的一座半山腰酒店,從這裡可以看到港島顯示出極度繁華富饒的景象。
港島北接特區鵬程,南鄰珠海萬山群島,西面與澳隔海相對,這裡地理位置真是極佳。
在酒店吃完早餐,張高興帶著李恪在港島購物。
1983年的港島和京都,還有紐約沒差多少,高樓大廈,寬闊的馬路上,有軌電車高大氣派,許多內地城市公交車還未普及,港島的交通已然十分發達。
在二戰之後,港島經濟飛速發展,成為著名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和紐約倫敦齊名,稱呼港島為紐倫港。
幾百萬的港島面積不大,但是它的活力,它的經濟發展很恐怖,在八十年代末一度達到大陸gdp四分之一,但是大陸卻是有十億多人口。
港島的工業實力這年代十分強大,像電視機,收音機,這些日常電器已經很普遍,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港島市民每天晚上都會追看電視劇集。
而這年代華夏電視機那可是稀罕物,不說一百個家庭有一臺,一千個家庭有一臺就不錯了,特別是農村,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那時候才稍微那麼好一點點。
現在港島以金融,貿易中心聞名世界,它更是一個往來繁忙的航運中心。
許多內地人湧入港島,想要在繁華的港島發家致富。
許多電子錶,計算器,玩具之類的東西,這年代基本都是從港島進口的,然後倒賣到大陸各地。
張高興對這些生意沒興趣,在港島購物了幾天,帶著幾個大皮箱子張高興回到了家鄉。
坐著卡車回到鄉下的。
聽做外面轟隆隆的卡車聲。
張家人出門。
是不是高興回來了。
他們出門果然看見了張高興。
“大哥!”
“兒子。”
“大孫。”
……
張家人十分欣喜。
大兒子回來了,去年把他們擔憂得很,好在兒子沒出什麼事情,平安歸來。
張媽甚至是眼角含淚,兒行千里母擔憂。
“大孫啊大孫,你怎麼一出去就那麼久,你也不回來看看你爺爺。”
“兒啊兒,回來就好。”張奶奶握著張高興的手。
“爺爺,奶奶你們的身體都還好吧?”
“我們身體都還行。”
進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