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風雲在坊間,以及在江湖上傳開,不少的愛國人士紛紛發出感言,痛斥著這些國家的無恥行為。
群眾大部分會去相信煽動的結果,所謂的愛國人士不過是魏斯鳴從潮汐派派出去的幾個能說的人,再加上幾個說書先生。
大乾王朝的百姓在憤怒著,王朝已立百餘年,百餘年之間國泰民安,這一代人都忘記了戰爭是個什麼樣子。
所以他們不希望有戰爭,他們開始斥責,並自發組織要求朝廷必須嚴懲這些無恥之徒。
大乾王朝沒有讓百姓們失望,朝廷給各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是在不撤兵,大乾王朝的軍隊一定會讓你們的京都什麼叫做兵臨城下。
周邊各國回覆的態度也非常的強硬,要麼交人,要麼就打,大乾王朝知道說不通了,開始招兵買馬,準備開戰。
舜禹一百零二年,史上“諸國之亂”,有一個名叫韓山國軍隊率兵夜襲大乾西部軍營,大乾王朝早有準備,一場惡戰爆發,但是最終大乾王朝寡不敵眾,失的先機。
韓山國的成功刺激了數國,戰爭一觸即發,大乾王朝後勤部隊晝夜不停的往前線輸送糧食。
此時的潮汐派更是在江湖上組織了徵繳令,朝廷之上也跟著釋出了相應的動員令,這次的規模比之之前的規模要大的多,如果說之前的小打小鬧不痛不癢,那麼這次可就是大動干戈了。
魏斯鳴這邊得到了朝廷的邀請,畢竟一個軍武世家,加上府藏境界擺在那裡。
魏斯鳴這邊沒有拒絕,魏斯鳴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四十六的年級,大閨女思姝已經有了夫家,小兒子言朔已經二十歲,此次魏斯鳴得到朝廷的邀請,可以自行招募府兵,前往邊疆支援。
魏斯鳴帶著自己的女婿,以及小兒子,加上潮汐派大大小小的幫眾前往了邊境,兩萬人的隊伍說多不多,說小不小。
魏家雷炎軍曾響徹大乾,震懾諸國,雖然雷炎軍前後的兩大統帥已經離世,但是魏家的名頭冠在魏斯鳴身上,一路行軍,還是有著不少過來慕名投奔的。
其中很有意思的是,慕名而來的大部分都是曾經雷炎軍的後輩。
大軍行走了半個多月,終於抵達了此次的目的地,大乾王朝的最東部,魏斯鳴將這作為戰場的目的就是之前在這發現過哪些魔物的蹤跡。
另一方面的原因嗎,就是這個爆發戰爭的地方是離著自己最近的一個地方,其他的地方,之前算了一下,光大軍行走就得一個多月的時間。
兩萬多人的隊伍因為中間陸陸續續的慕名而來的不少人,現在魏斯鳴所帶的隊伍已經將近三萬人了。
魏字大旗迎風招展,這就是一個世家經過百年的一個影響力。
魏斯鳴抵達戰場,離著這個城池大約不到百里的地方,就有十萬敵軍駐紮,魏斯鳴讓傅仁山這個首席軍師去跟當地的父母官交接一下情況。
魏斯鳴又不懂得什麼兵法,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嗎,至於魏斯鳴自己,則是躺在自己的將軍蓬裡面呼呼大睡。
傅仁山這邊帶著幾個小徒弟,以及大軍之中的幾個謀士,開始了對戰分析。
兩天的時間,魏家軍差不多熟悉了此地的環境,恰巧不巧,敵軍已經按捺不住了,十萬敵軍已經開拔。
魏斯鳴這邊已經得到了斥候的報告,伸了伸懶腰,招呼了一下眾人,準備開幹。
三萬魏家軍加上當地守城的一萬人馬,魏斯鳴站在四萬兵馬之前。
“我魏家雷炎軍盛名於世,我想讓雷炎軍的名字再次響徹大陸,所以,我,魏斯鳴建立的這支軍隊,還叫雷炎軍。”
“你們其中有江湖上的英雄豪傑,也有慕名而來的平民,甚至當中有我魏家前雷炎軍的後代,可能你們衝的就是這個名號,但是你們守護的都是大乾王朝的子民。”
“一群宵小之徒,我大乾王朝百年盛世,現在需要我們來維護,這就是現在你們身上的責任!”
“亂世梟雄,當初我魏家雷炎軍五虎前鋒將,十二雷炎重衛,是我魏家雷炎軍頂樑柱,現在,雷炎軍重新開始評定,拿出你們的實力,威名是一次次打出來的,我魏斯鳴在這提前期待你們獲得殊榮!”
“造命由天,改命由人,是否能護衛大乾王朝,是否能讓你們的子孫享受福澤,接下來就看你們的表現了!”
震其聲,壯其勢,魏斯鳴慷慨激昂的刺激不是沒有效果,面對十萬敵軍的進攻,新的雷炎軍沒有讓人失望。
四萬士兵如狼似虎,在敵人進攻一波之後,魏斯鳴開啟城門,長刀在手,竟發起衝鋒。
沒有什麼陣法可言,魏斯鳴手中長刀在戰場上完全是個收割機器,左側魏斯鳴小兒子魏言朔緊跟其中,右側則是手握長槍的邢毅。
魏斯鳴三人越衝越前,敵軍將領派出三大府藏前去阻攔,上去還沒等手熱乎,便被魏斯鳴一刀劈了一個,邢毅緊隨,不一會其中的一個府藏便被捅了個窟窿,死不瞑目。
魏言朔因為是新晉府藏,所以戰力沒有魏斯鳴這麼變態,魏斯鳴跟邢毅替他壓陣,魏斯鳴有有心想要磨練磨練自己的這個小兒子。
敵軍將領看情況不對,親自帶領剩餘七大府藏同時進入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