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風獵獵,隱隱有雷鳴呼嘯,魏斯鳴進攻的狂風暴雨,而青志則防守的嚴絲合縫。
魏斯鳴的每一次進攻都會被青志化解,魏斯鳴真的非常的納悶,他清楚自己的力道,他知道自己的力道有多重。
魏斯鳴不是沒有碰見過可以將自己的攻勢化解的人,在樊城的時候,狩魔人申屠就很好的例子,但是申屠跟他對抗的時候,申屠能化解他的攻勢是因為申屠壓低了自己的境界。
申屠本身的身體強度以他方式的境界是沒辦法撼動的,但是現在不一樣,魏斯鳴的手中的力道,不管青志怎麼樣的化解,都結結實實的打在了他的身上。
但是青志則是跟無傷大雅一樣,這就讓魏斯鳴非常的納悶了。
魏斯鳴感覺就是青志就像能化解他的力道,將他的力道不知道卸到哪裡去了,所以才導致,魏斯鳴打在青志身上的力道,已經不是初始的力道。
倆人的碰撞與戰鬥愈發的激烈,倆人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直到臺下的學生都看不到魏斯鳴與青志出手的速度。
魏斯鳴現在也是熱血上頭,好久沒有這樣酣暢淋漓的戰鬥了,魏斯鳴身上的靈力持續不斷的增長,濃郁的程度,已經快要達到武徒的頂端了。
青志現在表面上看起來則是平靜如水,但是心底也是苦不堪言,青志身上的勢在歷史上跟行武者一樣,但是行武者是與天生靈力的親和度有關。
而勢則是由個人的領悟與機遇所得,可以說一個是先天上天賜予的,一個是後天努力而得到的回報。
不同的是,勢的在不同的境界都會有人領悟,但是在武徒境界就領悟勢的,那可謂是鳳毛麟角。
勢分為很多種,有人修煉拳法,在其中可以領悟到拳勢,有人修煉劍法,則會在其中領悟到劍勢。
所以說,勢,有的天資聰穎的人會在短短的時間內領悟到,而有的也是不管境界在高,也不會領悟到。
青志所領悟到的勢,可以說一種卸力勢,這種勢可以卸掉對方進攻過來的大部分的力道,以及說承受的相對會很少。
這種勢可以說跟他從小的經歷有關,無父無母的孤兒,街頭流浪,捱打變成了家常便飯,自己經常的捱打,變成了一種習慣。
青志為人非常的看的開,他不會去怨恨別人為什麼打他,他只怪自己出身不好,所以在捱打的時候他總想著挨的輕一點。
每次捱打之後他都會去回想應該用什麼辦法,下一次捱打的時候會不那麼疼,久而久之,落在他身上的傷變的少了。
街頭上那些欺負他的人打他的時候不疼了,他之所以進大衍書院,也是因為耐揍,他那個地方的那時候的選拔,最高境只有一個二品武徒。
所以在第一次魏斯鳴見著他的時候他鼻青臉腫,但是沒有絲毫的感覺。
青志發現自己身上存在這種勢的時候,還是在兩年之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青志非常珍惜來大衍書院的這次機會,所以他很拼命的在學習,偶然一次,他聽到了他先生講到勢。
在瞭解過後,青志開始更加深入的鑽研,直到現在已經能夠揮發自如。
但是這種卸力勢,終究不是能把全部的力道都卸掉,魏斯鳴這邊的進攻接連不停,青志這邊終於感受到了一股壓力。
魏斯鳴打的非常痛快,但是他慢慢感覺,青志這邊防守的力道明顯消了很多。
戰鬥還在繼續,臺下的學生騷動之聲又起,如果說鄧秀元與魏斯鳴的戰鬥他們見識到了華麗,那麼魏斯鳴跟青志的戰鬥他們就感覺到了藝術。
戰鬥的藝術,每一處進攻,每一絲的防守都值得他們學習。
終於,青志這邊的防守開始出現漏洞,魏斯鳴怎麼會不抓住這樣的機會,連續的進攻讓青志這邊臉色開始慢慢變的蒼白。
“呵!”魏斯鳴一聲大呵,拳上的力道加深了幾分,防守的青志終於力竭,倒飛向擂臺之下。
閔行月消失在高臺之上,出現在擂臺之下,單手接住青志,青志看到了來人,臉上不禁有點慌張。
閔院長不管在校內還是校外都是屬於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但凡來到大衍書院的人都會聽到過閔院長的大名,閔行月是大衍書院百分之八十的男生的偶像,青志則不例外。
“你叫青志?”
“額,對!”
“可願意做我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