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眼含熱淚,依依不捨地抱緊“太陽”,一同沉入碧波茫茫的大海中。
致遠號全體官兵二百餘人,全部壯烈犧牲。
看到這一幕,所有觀眾淚眼模糊……
海浪繼續拍打,畫面轉移。
除夕夜的海面,卻瀰漫著巨大的悲涼。
丁汝昌對家人說,“吾身已許國”,毅然拒絕了伊東佑亨的勸降書。
炮臺相繼失守,劉公島告急。
丁汝昌組織敢死隊出擊,完成任務,卻無一人生還。
交戰晝夜持續,戰況不斷惡化。
定遠損毀,移換鎮遠。鎮遠損毀,丁汝昌駕駛靖遠艦迎戰。
這一艘艘艦、一個個人,都是北洋水師的心血,是最後的希望。
最後,靖遠還是沉沒在碧海中。
丁汝昌欲與船同亡,被部下誓死救起。
生命的最後,他再一次回絕勸降,自盡殉國。
觀眾淚如雨下。
海浪繼續拍打,損毀的定遠號恢復從前。
它作為戰艦,一生最輝煌的時刻就是毫不退避,重創倭船旗艦松島。
它的駕駛者,名叫劉步蟾。
定遠遭遇偷襲後,被迫擱淺劉公島,充作炮臺。
但戰艦浸水太重,劉公島情況又日益惡化,丁汝昌、劉步蟾恐定遠落入敵手,經過一番慎重考慮,將其炸燬。
當天晚上,劉步蟾自盡,追隨自己的戰艦而去。
踐行了“苟喪艦,必自裁”的諾言。
當年揹負著希望出洋留學的孩子,果然沒有辜負祖國給予他們的重擔。
北洋艦隊在海浪中升起希望,也隨海水化為泡影。
海水依舊席捲,畫面再次變化。
“這……怎麼還有啊!”螢幕前的眾人已經泣不成聲,“我真的不敢再看下去了!”
海水在福建的沙灘上破碎,帶來了三個衣衫襤褸的人。
他們分別是向德宏、蔡大鼎、林世功,是流球使臣,前來向宗主國求援。
他們一路上漂洋過海,躲避追兵,千難萬險,花了半年才到達福建。
倭人出兵強佔流球,流球國王尚泰上表清廷,自己和子民永記中華歷代大恩大德,寧願全體殉葬,也不願被人吞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