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記得!我為華夏而驕傲!”
“我小時候還許下願望,將來也要當宇航員……”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從漢代畫像磚到唐代敦煌飛天壁畫,華夏對於浩瀚宇宙的嚮往和熱愛從未停息。
千年來的飛天夢想,華夏人做到了!
畫面繼續變化。
一片黑暗的天空裡,緩緩響起一張播放著《東方紅》的老唱片。
“我知道了!”觀眾們興致勃勃,打出答案,“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沒錯,畫面逐漸播放起了一則帶有古舊氣息的影音資料。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將“東方紅”衛星送上高空。
從那時起,我們對浩瀚宇宙的“長征”從未停息。
“長征”,象徵著艱苦卓絕卻百折不撓的探索之旅正式開啟!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現在,華夏的航天力量雖然強大,但都是從無到有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直播間裡,緩緩飄來一行彈幕。
這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刻在每一個華夏人的腦海,立刻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現在有多強,以前就有多苦!
“那時候多麼艱苦,我們什麼都沒有!”
“全靠當時的科學家,咬牙拼命白手起家,就為了我們的祖國不再受人欺凌!”
“向前輩們致敬!”
畫面繼續變化。
江水輕輕拍打青山,百鳥啼鳴,滿山蒼翠綠色。
“這?這跟航天沒有關係吧?”直播間裡觀眾們疑惑道。
“……難道是航天器拍攝?這麼清晰?華夏人已經研製出了這種東西?”
突然,一支古老的曲調緩緩在江上響起。
“我明白了!”螢幕上,出現了一行中文彈幕,“這唱的是屈原的《天問》!”
華夏人立刻明白了,但外人還是不解。
《天問》是華夏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
全篇抒發了是屈原對於天地、自然和世界的探索之心。
2020年,華夏航天局在啟動儀式上宣佈:華夏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向著浩瀚無垠的宇宙開始了新的探索篇章。
如果“長征”代表著華夏航天事業的開始,“天問”就代表著我們的最新成果。
神舟、天問、嫦娥、天宮……這些包含著華夏之美的名字!
華夏博大精深的文字浪漫,外人怎麼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