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天子,留在史書上的只有窩囊無能的一句定評,但做山陽公,是千萬人對我真情實意的感謝!”
“冕旒冠在我心裡,已經不重要了。”
“我寧可為山陽公。”
“荀卿也放下吧,天下大事,都有定數。”
“我日夜研究醫術,明白了一個道理。但病入膏肓時,必然藥石罔醫。無論怎麼下猛藥都是無濟於事。這時候就該順其自然,讓它塵歸塵土歸土。”
“天地迴圈,萬物化生。腐爛之上總會有另一種形式煥發出新的生機。”
“何必執著於一段病樹,而放棄了萬木之春?”
“陛下願意如此開導我一介固執亡魂,在下心中感動。”荀彧長嘆一聲。
“大漢並沒有死,它存在於每一個被你救治過的百姓心中!”
“敬陛下,敬山陽公。”
荀彧與劉協舉杯對飲。
“哈哈!懸壺濟世,不愧是天子。”
又一陣風吹過,一個陌生的粗獷聲音傳來!
荀彧和劉協回頭,不知何時,兩人面前站著個一身破舊道袍的高大道士,頭上裹著黃巾!
觀眾們愣了一下,立刻明白過來:
這人是“黃巾起義”的領導者,大賢良師,張角!
“張角?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這三人完全扯不上關係啊!”
張角本是一落魄書生,學了點治病救人的醫術,開始救治鄉里百姓。
東漢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張角便帶領兩個弟弟,利用醫術在災情最嚴重的冀州地區傳教。
他很快便吸收了大量教眾,創立了太平道。十餘年間,勢力遍佈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徒眾多達數十萬人。這些人大多都是被世道所迫,貧苦無立錐的百姓,心中充滿了對腐朽大漢的仇恨。
隨後,張角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表明大漢氣數已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正是張角這一把燎原之火燒光了大漢最後一點生命力,開啟了群雄割據的亂世!
劉協看到張角,立刻眼前一亮。
這才是他要等的人!
如果說劉協心裡有什麼愧疚,那就是替大漢愧疚,愧對流離淪喪與亂世中的貧苦百姓!
所以,他才想見曾經挑起亂世的張角!
張角直接走到劉協旁邊,大大咧咧坐下:“聽說山陽公醫術高明,我來向你討一味藥,救濟天下。”
“沒有這種藥。”劉協道,“世上的病症各不相同,只能對症下藥。哪有一勞永逸的道理?”
張角大笑:“我才疏學淺,曾經做過種種嘗試,全都失敗了。”